第三百四十二章 第二場比賽-《北宋大相公》
第(2/3)頁
眾人被張茂才的話給逗笑了,隨后韓文遠和曹誘也是打趣張茂才,表示他可是因為這比賽給自己外城區的客棧賺了不少錢。
幾個人就這么聊著,解說臺那邊也是傳來了熟悉的蘇軾的聲音。
雖說上一場比賽解說也是蘇軾和折克行,這兩個人沒有換,但是因為今天到場的觀眾是全新的五六百人,雖說他們當中有的是對新蹴鞠有一定的了解,有些是因為買了這場的足彩,而有些是因為親朋好友的推薦來到現場觀看比賽。不過作為解說員,他們已經決定,在這第一輪四場比賽當中,將所有到場的不同的觀眾,都當作新觀眾來對待。這也就表示,在第一輪的四場比賽中,他們都要重新介紹一遍新蹴鞠大賽的規則和比賽流程,就跟第一場比賽說的一樣。
蘇軾的聲音傳來,他先是介紹了一下今天的解說陣容,同時也特別提及,作為八支隊伍中一支隊伍的帶頭人陳晨,今天也會以解說員的身份來跟大家共同觀看這場比賽,并且接下來會由陳晨來跟大家講解一下新蹴鞠比賽的規則和流程。
隨后,陳晨的聲音從喇叭中傳來,本來陸垚以為,陳晨之前并沒有解說比賽的經驗,熱身賽的時候他是作為選手在場上踢球的,作為解說,他是第一次,而且,直接就是實地解說,沒有練習的機會,對他來說會是一個不小的挑戰,就算他有感到緊張陸垚覺得也是可以理解的。不過,陳晨的聲音給到陸垚的答案,卻是他已經萬全準備好了今天的解說工作。
相比起折克行和蘇軾,陳晨說話的語速要慢一些,不過抑揚頓挫十分明顯,說到蹴鞠的比賽規則和勝負判定的時候,還會特意強調一下需要觀眾們注意的地方。聽他說完后,陸垚覺得在場的觀眾應該沒有聽不懂規則的了。
“你還別說,陳晨這解說水平還不錯啊,絲毫不緊張。”曹誘也是表達了對陳晨的認可。
韓文遠和張茂才也是紛紛表示同意。隨后,到了雙方隊員的入場時間,樊樓隊和猛虎隊的隊員們進場,隊員握手致意,跟上一場比賽皇天隊與草根隊劍拔弩張的氣氛不同,這兩個隊伍從帶頭人再到隊員都十分熟悉,比賽的氣氛也算是比較好的,最起碼,兩邊的隊員應該都不至于出現比賽開始非常緊張的情況。
接著,就是介紹雙方的首發隊員和陣型安排,此時陸垚這邊的帶頭人們也開始紛紛說起了對這場比賽的看法。
“這場比賽,我覺得雙方的實力差距應該不多,畢竟這兩邊隊伍的隊員都是潘文弄出來的,至少我看來隊員體質和能力方面基礎是差不多的?!甭氏日f話的是韓文遠,他心中十分清楚,自己跟曹誘還有陸垚相比,在蹴鞠方面的造詣還是差了點,所以倒不如自己將大家都知道的事情先說出來再聽聽其他人的看法。
曹誘這邊說道:“嗯,猛虎隊前半段的訓練,基本上都是潘文在負責的,如果不是后來加入了教練員的機制,楊濤應該是不會加入到猛虎隊當中來的,畢竟潘文一個人不能當兩個隊伍的教練員。”
陸垚說道:“不錯,所以其實我對于樊樓隊的了解要更多一些,畢竟潘文這家伙你們也知道,心中藏不住事情,基本上他的隊伍有些什么情況他都要來跟我商量一下,不過楊濤此人不太喜歡跟其他人交流關于自己隊伍的情況,所以,其實我對于猛虎隊也是不怎么了解的?!?
“先看看他們的陣型安排吧,我記得上次樊樓隊跟草根隊打比賽的時候,他們的中場隊員發揮出色,就是那個叫李昊的,他應該算是場上的隊長了,他的水平還算是不錯。”曹誘看著場上的隊員,說道。
此時,解說員也開始公布了雙方的首發名單和兩個隊伍的陣型安排。
陣型是指為了適應區域防守,節奏控制,無球跑動的需要,全隊隊員在場上的位置排列和職責分工。各陣型的名稱是按隊員排列的形狀而定。自19世紀中期世界上有了第一個足球比賽陣型的“四三三”、“三五二”、“四二四”等,以及某些國家所采用的“水泥式”、“鎖鏈式”等,都是沿著這一個客觀規律演變和發展的。
陣型種類是指比賽隊員在場上的位置排列或一般性的戰術組織形式。足球運動發展,陣型種類繁多,每位隊員必須了解和掌握下列陣型。
這兩種陣型產生于19世紀六七十年代,是足球比賽的起源陣型。它的基本戰術思想是片面追求進攻,"一窩蜂"踢球和帶球是比賽場景的特征。因此,就當時陣型的作用而言,沒有明顯組織隊員的意義。
隨著足球演變中傳球的發展,場上隊員的組織性日趨顯得重要,因此,就產生出1+2+3+5陣型。該陣式中中前衛的主要職能是進攻,兩個邊前衛參與防守,主要防范于對方的兩邊鋒。這一陣型基本思想進攻仍占主導位置,它由局部傳球配合形式開始,逐步形成和發展成該陣型。
w-m陣型是在1925年越位規則改變后,由英國兵工廠隊的主教練查普曼所創造的。該陣式由基本思想是試圖通過牢固的防守瓦解對手進攻,首先原則是"安全第一"。由于這一陣式問世后效果甚佳。因此,它不僅迅速被英國接受,而且也很快地波及歐洲乃至世界范圍。
該陣式防守的主要特點是區域與盯人不斷轉換,距球門近時人盯人防守,離球門遠時則松動盯人。當發動進攻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