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四章 開賽-《北宋大相公》
第(1/3)頁
汴梁,外城,鳥巢體育場。
今天這一場蹴鞠大賽可以說是高潮迭起,在皇帝趙禎到達的時候,是第一波的高潮。畢竟這汴梁城中,單說內(nèi)城,都不是所有百姓都能見到這位皇帝的真容的,就更不用說外城區(qū)的百姓們了,趙禎對于這外城區(qū)的了解可以說是知之甚少的一個局面,他也是在來的路上,從轎子當中也算是看到了這人生百態(tài),于是,便有了那下了轎子之后的一番豪言壯語,不過,總體來說,大宋從建國以來發(fā)展到現(xiàn)在還是不錯的,所以,百姓們也愿意去相信趙禎想要改變現(xiàn)在外城區(qū)情況的決心,于是,在這比賽還沒有正式開始之前,其實這熱度就已經(jīng)被炒起來了。連皇上都屈尊從皇宮當中來到這鳥巢體育場觀看的比賽,那一定是非常厲害的一個賽事,就算不了解,但是這些百姓心中也是這么認為的。
北宋跟其他朝代君王的威嚴略有不同,縱向比較的話,北宋的皇帝是比較親民的。這也是為何趙禎會更受到百姓們愛戴的原因。北宋時期,皇帝在元宵節(jié)這一天并不會選擇親自出宮門,跑去民間的酒樓甚至是路邊攤上吃美食,因為作為一個皇帝,還是要注意自己的身份的。但是并不是說在燈展結(jié)束之后,他不可以通過喬裝打扮的方式混入民間,享受一下普通老百姓度過元宵節(jié)的生活。
不過,就算皇帝不能出宮門和老百姓們一起吃美食,他也可以用另外一種方法拉近與百姓之間的距離,那就是通過一起看燈展的方式,與民同樂。這其實是一種很好的親民方式。
在元宵節(jié)來臨之前,宋朝的臣民都會在京中做足準備,裝扮城市和道路,為的就是在元宵節(jié)這一天,皇帝與百姓能夠體會到濃濃的節(jié)日氛圍。關于宋朝皇帝與民同樂,共同觀賞元宵節(jié)的燈會,在北宋寶典《東京夢華錄》中就有這樣的記載:“十六日車駕不出,自進早訖,登門樂作,卷簾,御座臨軒,宣萬姓。先到門下者,猶得瞻見天表,小帽紅袍,獨卓子。左右近侍,簾外傘扇執(zhí)事之人。須臾下簾,則樂作,縱萬姓游賞。兩朵樓相對:左樓相對,鄆王以次彩棚幕次;右樓相對,蔡太師以次執(zhí)政戚里幕次。”
在這段記載中,我們可以從“御座臨軒,宣萬姓。先到門下者,猶得瞻見天表”和左樓的“鄆王”以及右樓的“蔡太師”看出,宋朝的皇帝每一年元宵節(jié)的時候,都會選擇在固定的一個時間段里,與朝中的各位重臣以及宮中各個女眷,一起在宣德門前觀看“元宵晚會”。
只要老百姓去得早,搶占了先機,占到了前面的位置,就可以一睹皇帝的風采。
宋朝的元宵燈會有一個特點,那就是非常熱鬧。不過宣德門前的燈會開放是有時間限制的,畢竟皇帝每天都要忙于正事,身體要緊,可熬不得夜,所以在宣德門前的燈盞結(jié)束之后,就會回到宮里歇息了。而屬于百姓的元宵節(jié)夜生活才剛剛開始。
不過,皇帝哪怕在宣德門前只站上了一刻鐘,也算是與民同樂了。
如果按照禮制要求的話,宋朝皇帝出行時的儀仗是非常隆重的,其中最重要的組成部分就是“駕鹵簿”這個物件。駕鹵簿分為分為大駕鹵簿、法架鹵簿、小架鹵簿三種,在最初的時候,駕鹵簿是一種保護皇帝安全的配置,不過隨著宋朝統(tǒng)治的逐漸穩(wěn)定,車駕鹵簿開始逐漸由保護皇帝的安全向展示皇家威儀過渡。
皇家如果動用了這種規(guī)模龐大的儀仗隊,一般就代表著皇帝要出門主持祭天活動了。《宋史志》記載:“凡大駕,用二萬六十一人。”
按照禮記要求,這樣看起來的話,宋朝皇帝的出行確實是能夠顯示出天子以及皇家的威嚴來,一萬多人的儀仗隊,想想就是一個十分恢弘的場面。人數(shù)一多,也就意味著平民老百姓幾乎沒有機會遠遠瞧見皇上的機會。然而禮制是禮制,現(xiàn)實中,宋朝皇帝出行時的儀仗卻并沒有這樣大的陣仗。
在《文獻通考》中,關于宋朝仁宗出行的儀仗,有這樣的記載:“車駕行幸,非郊廟大禮具陳鹵簿外,其常日導從,惟前有駕頭、后擁傘扇而已,殊無前典所載公卿奉引之盛。”
當然,除此以外,百姓們在遇到皇帝的儀仗隊時,需不需要下跪迎接呢?并不需要。
“其侍從及百官屬,下至廝役,皆雜行其道中......諸班勁騎,頗與乘輿相遠,而士庶觀者,率隨扈從之人,夾道馳走,喧呼不禁。所過有旗亭市樓,垂簾外蔽,士民憑高下瞰,莫為嚴憚。邏司街使,恬不呵止,威令弛闕,玩習為常。”
皇帝經(jīng)過之處,扈從們“夾道馳走,喧呼不禁”,士民們“憑高下瞰,莫為嚴憚”,沿街的小吏“恬不呵止,威令弛闕,玩習為常”,畫面真看起來一點都不嚴肅,百姓們甚至會“登高望遠”,窺伺天顏,而原本應該驅(qū)趕這些圍觀平民的小吏們,卻都跟見慣了大場面一樣,對這種場景習以為常。
在這里別說百姓給皇帝下跪了,就連作揖也是不用的,只需要帶上一雙眼睛看看熱鬧就行了。
不過皇帝出行,上至皇帝下至隨行的官員卻被百姓們當成猴子一樣觀看,未免還是顯得不太美觀,皇帝如果這樣太過于親民,則皇家的威嚴就一點都不能顯現(xiàn)出來了。加上誰也不知道這些混進來看熱鬧的百姓中有沒有人持有不軌之心,萬一驚了圣駕,那也會造成很多人都承擔不起的后果呀!
所以,有的官員就百姓們“憑高下瞰,莫為嚴憚”的行為提出需要修改這方面的條例,達到“上以示尊極,下以防未然”的目的。于是當時的百姓們就失去了“夾道馳走,喧呼不禁”“憑高下瞰,莫為
(本章未完,請翻頁)
嚴憚”的資格了。
宋朝的皇帝親民的一個主要表現(xiàn)就是在大街上免去百姓們的跪拜禮嗎?實際上不止老百姓,就連朝廷的官員在迎接皇帝的時候,也是不需要行跪拜禮的。
據(jù)《夢梁錄》記載:“駕將至,左右首各一員六官屬,乘馬執(zhí)絲鞭,天武官前道引,至官寮起居亭高聲喝曰:“躬身不要拜,唱喏直身立,奏圣躬萬福。”嵩呼而行。”
躬身不要拜,唱喏直立身,這行的其實是古代標準的作揖禮啊!
也就是說,身處宋朝的人,不管是百姓還是官員,他們都并沒有無論什么場合下遇見皇帝都下跪迎接的意識,就連皇帝本人,也并不靠別人動不動給他下跪來彰顯自己天子的尊貴,彰顯對方對自己的臣服。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乌拉特中旗|
虹口区|
华亭县|
南华县|
丹巴县|
孝感市|
靖江市|
昂仁县|
胶州市|
布尔津县|
渭源县|
宣恩县|
方山县|
宁南县|
嘉定区|
孝感市|
乐都县|
万州区|
湾仔区|
盱眙县|
南召县|
旺苍县|
白水县|
时尚|
徐汇区|
茌平县|
慈利县|
绍兴市|
泊头市|
富蕴县|
南充市|
肇东市|
旅游|
博乐市|
东源县|
绩溪县|
阿拉善左旗|
阿巴嘎旗|
鸡泽县|
留坝县|
敦化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