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章 拜訪歐陽修-《北宋大相公》
第(1/3)頁
相比起王安石、晏殊、韓琦、范仲淹等在政治方面和朝堂之上大放異彩的人來說,歐陽修雖說也處于朝堂之上,但是他更多的成就被后世記住的,倒是存在于推薦人,和文學詩歌方面的成就上。
大中祥符三年,歐陽觀去世,年僅4歲歐陽修與母親鄭氏相依為命,前往湖北隨州投奔歐陽修的叔叔歐陽曄。歐陽曄在隨州任推官二十五年,為人正直,尤以廉潔自恃,其為人對年幼的歐陽修產生了重要影響。歐陽曄家不是很富裕,好在鄭氏出身江南名門望族,知書識理,是受過教育的大家閨秀,用荻稈(蘆桿當筆)在沙地上教歐陽修讀書寫字(畫荻教子) 。歐陽曄也不時關懷,總算沒有讓童年的歐陽修失去基本的教育。
歐陽修十歲時,從隨州大姓李氏家中得到唐代詩人韓愈的《昌黎先生文集》六卷,甚愛其文,手不釋卷,這為日后的詩文創新運動播下了種子。
歐陽修的科舉之路可謂坎坷。宋仁宗天圣元年,17歲的他應試未中,天圣四年再試又未取,兩次參加科舉都意外落榜。
22歲時,歐陽修跟隨知漢陽軍的胥偃前往京師。天圣七年春,由胥偃保舉,歐陽修就試于開封府國子監,該年秋天,歐陽修參加了國子監的解試,在國子學的廣文館試、國學解試中均獲第一名,成為監元和解元,又在第二年的禮部省試中再獲第一,成為省元。
天圣八年,歐陽修參與由仁宗主持、在崇政殿舉行的殿試,唱甲科十四名,進士及第。據歐陽修同鄉時任主考官晏殊后來回憶,他未能奪魁,主要是鋒芒過露,眾考官欲挫其銳氣,促其成才。
雖然沒中狀元,歐陽修也獲得了不錯的名次,被授任將仕郎,試秘書省校書郎,充任西京留守推官。金榜題名的同時,他也迎來了洞房花燭。宋代有“榜下擇婿”的風俗,朝中高官都喜歡在新科進士中挑選乘龍快婿。歐陽修剛一中進士,就被恩師胥偃定為女婿。
天圣九年三月,歐陽修抵達洛陽,與梅堯臣、尹洙結為至交,互相切磋詩文。同年,在東武縣迎娶妻子胥氏 。當時他的上司為吳越忠懿王錢俶之子、西京留守錢惟演。
錢惟演厚待歐陽修等青年才俊,不但很少讓這些年輕文人承擔瑣碎的行政事務,還公然支持他吃喝玩樂。
而這些青年才俊在吃喝玩樂之余,也會吟詩作賦。當時文壇上流行華麗工整的駢文,歐陽修等人不滿于駢文的卑靡拘謹,而是憑借自己豐富的學識,以效法先秦兩漢的古人為手段,力圖打破當時陳腐的文風,推行“古文”。在錢惟演的支持下,歐陽修等人有了充分的時間去琢磨古文創作。
后來,錢惟演政治失意,被迫離開洛陽,由名臣王曙接任。王曙管束部下嚴格,不滿于這些人的散漫。有一天,王曙把歐陽修等人集中起來,嚴厲地教導他們說:“你們看寇萊公(寇凖)這樣的人,尚且因為耽于享樂而被貶官,何況你們這些人在才能上比不了寇萊公,怎么還敢這樣呢?”歐陽修卻反駁:“寇萊公后來之所以倒霉,不是因為耽于享樂,而是因為一把年紀了還不知道退隱。”王曙聽后,默然無語。
景祐元年(1034年),歐陽修被召試學士院,授官宣德郎,回京任館閣校勘,參與編修《崇文總目》。
宋仁宗時,北宋王朝積貧積弱的弊病開始顯現,貧富差距拉大,社會矛盾日益突出。景祐三年(1036年),與歐陽修交往頗深的范仲淹著手呼吁改革,他把社會問題歸咎為腐敗,而歐陽修看得更深刻,認為冗官冗員才是根本問題。最終,范仲淹的改革冒犯了既得利益者,受到了打擊,被貶饒州。歐陽修作為范仲淹一派也受牽連,被貶為夷陵(今湖北宜昌)縣令。
康定元年(1040年),歐陽修被召回京,復任館閣校勘,編修《崇文總目》,后奉命知諫院。
慶歷三年,出任右正言、知制誥。當時,范仲淹、韓琦、富弼等人推行“慶歷新政”,歐陽修參與革新,成為革新派干將,提出改革吏治、軍事、貢舉法等主張。但在守舊派的阻撓下,新政又遭失敗。
慶歷五年,范、韓、富等相繼被貶,歐陽修上書分辯,因被貶知滁州(今安徽滁州),后又改知揚州、潁州(今安徽阜陽)、應天府(今河南商丘)等地。
在滁州,歐陽修寫下了不朽名篇《醉翁亭記》,古文藝術達到成熟。他依舊保持輕松慵懶的態度,為政“寬簡”,使得官民稱便。但就是在這樣的執政方針下,滁州反而被治理得井井有條。
皇祐元年回朝,先后任翰林學士、史館修撰等職。至和元年八月,歐陽修又遭誣陷被貶。命令剛剛下達,仁宗就后悔了,等歐陽修上朝辭行時,仁宗親口挽留:“別去同州了,留下來修《唐書》吧。”于是,歐陽修以翰林學士留朝,開始修撰史書。與宋祁同修《新唐書》,又自修《五代史記》(即《新五代史》)。
嘉祐二年(1057年)二月,歐陽修擔任禮部貢舉的主考官,以翰林學士身份主持進士考試,提倡平實文風,錄取蘇軾、蘇轍、曾鞏等人,對北宋文風轉變有很大影響。
當時有個文學派別“太學體”,領袖劉幾是一名太學生,最大的特長就是常玩弄古書里的生僻字詞。歐陽修的古文向來是通達平易的,最反對“太學體”的文風。批閱試卷時,歐陽修看到一份試卷,開頭寫道:“天地軋,萬物茁,圣人發。”用字看似古奧,其實很別扭,意思無非是說,天地萬物產生,然后圣人就出來了。歐陽修便就著他的韻腳,風趣而又犀利地續道:“秀才剌,試官刷!”意思是這秀才學問不行,
(本章未完,請翻頁)
試官不會錄取!
在這次考試中,歐陽修也看到一份較好的答卷,文章語言流暢,說理透徹。歐陽修估計是自己學生曾鞏的,這種文風需要鼓勵,但畢竟是“自己人”,不好取第一,就把這份卷子取成第二。結果試卷拆封后,才發現這份卷子的作者是蘇軾。與蘇軾一同被歐陽修錄取的,還有他的弟弟蘇轍,以及北宋文壇上的一批重要人物。歐陽修以其卓越的識人之明,為北宋及整個中國文學史做了一份突出的貢獻。
蘇軾考中進士后,給歐陽修寫了一封感謝信。歐陽修稱贊蘇軾文章寫得好,說讀著他的信,“不覺汗出”,感覺自己也該避讓這后生三分。他對蘇軾獎掖有加,蘇軾也沒有辜負歐陽修的期許,最終成為繼歐陽修之后的又一位文化巨人。歐陽修晚年,還經常拿出自己年輕時寫的文章來修改。夫人心疼地規勸道:“這么大歲數了,還費這個心。難道還是小孩子,怕先生罵你嗎?”歐陽修笑道:“不怕先生罵,卻怕后生笑。”這種文學史意識和認真的態度,成就了一代文學巨匠。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青川县|
阿尔山市|
镇平县|
昌乐县|
邯郸市|
开原市|
佛坪县|
海伦市|
大田县|
江永县|
南江县|
浙江省|
南城县|
上饶县|
衢州市|
胶南市|
吉木乃县|
霍林郭勒市|
将乐县|
探索|
邯郸市|
建水县|
古蔺县|
成都市|
长兴县|
黎城县|
德江县|
湖口县|
阿鲁科尔沁旗|
东港市|
富源县|
鲜城|
婺源县|
会宁县|
榕江县|
丰台区|
贵港市|
沂源县|
鹤山市|
朝阳县|
漯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