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五十二章 活字印刷術(shù)-《北宋大相公》


    第(1/3)頁

    不僅蘇軾被嚇壞了,就連陸垚也嚇壞了,這到底是幾天沒有睡覺才會變成這么模樣。

    老石匠上前一把握住陸垚的手,激動地說道:“大人你交給我的任務(wù)我終于完成了,只是大人你要刻的字實在是太小了,真的不是人干的活,我和我的徒子徒孫們每天只睡兩個時辰才勉強將你的要求達(dá)到。”

    報紙上的字當(dāng)然是越小越好,字越小一張報紙上能印刷出來的字?jǐn)?shù)就越多,這不是變相地省了很多成本,他沒有想到三毫米見方的石刻字會這么難。

    等到陸垚真正看到實物的時候,才知道這個工程的嚴(yán)峻,若是有密集恐懼癥的人來看會瞬間暈倒。

    一塊一平方大的木板上面擺了一千個小石刻,一共有十個這樣的木板,總共一萬個字。

    陸垚整理出來兩千個常用字,一起刻了五套,像是‘與,是,之’這樣的使用頻繁的字陸垚還要求一個字多刻了百個。

    這樣能保證一次有多個工人能同時印刷。

    陸垚不愁報紙的銷量,像是這種新型產(chǎn)物出來肯定能吸引汴梁文人的目光,銷量只會多不會少,等到銷量上去的時候,陸垚還會要求加大活字石刻的數(shù)量。

    老石匠不僅刻了這些小字,還刻了一些用作標(biāo)題的大字,大字比小字要好刻很多,老石匠用了兩天就差不多刻完,而小字卻刻了五天才刻完。

    陸垚覺得此時應(yīng)該要把標(biāo)定符號給推出來。

    北宋時期寫文章很多字一句,每個人有每個人的斷句習(xí)慣,這會導(dǎo)致兩個人讀一篇文章會讀出兩種截然不同的意思出來,而陸垚將標(biāo)點符號拿出來就是定死了每句話的意思,也會省去讀報時解讀句子意思的漫長時間。

    為了彌補老石匠的辛苦,在之前談好的工錢之上,陸垚又多給了老石匠五十貫錢。

    拿到錢的老石匠笑得滿臉皺紋變成菊花模樣。

    想要馬兒跑,就要給馬兒吃草。

    再說陸垚也不差這五十貫,以后刻字一事還是要多找老石匠來干,他找遍了整個汴梁城,就屬老石匠刻字的工藝最好,這也是陸垚找老石匠的原因。

    蘇軾兩兄弟不知道陸垚刻這么多小字是用來干什么的,在他們的印象中只有印章才會刻成這么大,印刷書籍都是雕版。

    雕版雖然能讓字體更靈動一些,但是一張雕版只能印刷一種書籍,靡費頗大,完全沒有活字來的方便。

    陸垚租了一輛拉貨的馬車,將這些活字全部拉到了印刷廠。

    看到工人們將雜草,草根,樹枝打成漿糊狀時,蘇軾就已經(jīng)猜到了陸垚要帶他來看什么了。

    年前陸垚曾經(jīng)對他說過會將書本的價格降到很低,還會將他所說的報紙給弄出來,沒想到陸垚的動作這般快,連正月都還沒有出就將造紙的工廠給弄好了。

    看到工人幾秒的時間就能從池中撈出一張白紙出來,蘇軾越來越激動,人人都能讀書的想法在他心里越來越憧憬。

    陸垚當(dāng)然不是帶蘇軾來看怎么造紙的,也不怕蘇軾將這些工藝學(xué)去。

    一來蘇軾沒有這么大的啟動資金,二來造紙的工藝并不復(fù)雜,陸垚只會在原材料上得到了改善,盡管被人學(xué)去也不是一件壞事,只要造紙的人越來越多,那么市面上紙張的價格就會越來越低。

    約莫走了一炷香的時間,陸垚終于帶著蘇軾來到了此行的目的地——印刷廠。

    陸垚剛進(jìn)門就有不少人在等著他。

    昨日他回汴梁之時就告訴這些人今天要來,印刷廠也從今天正式開業(yè)。

    印刷廠里的工人不多,只有五十人左右。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隆德县| 通化市| 陇南市| 昌黎县| 陇川县| 聊城市| 新巴尔虎右旗| 界首市| 昌都县| 如东县| 防城港市| 土默特右旗| 瑞丽市| 康乐县| 锦屏县| 丘北县| 额尔古纳市| 南城县| 集贤县| 惠安县| 固始县| 福安市| 迁西县| 台南市| 和平区| 阿鲁科尔沁旗| 通化县| 扎囊县| 商丘市| 马公市| 达州市| 广安市| 兴城市| 邹平县| 临猗县| 南江县| 门头沟区| 金乡县| 手游| 九寨沟县| 新巴尔虎左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