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四十一章 土地分配我最強-《北宋大相公》


    第(2/3)頁

    對于家中到底有多少地產作為家中最老的長輩,那是張口就來,“整個陸家的土地不是很多,約莫四百畝左右,每畝年成好的時候收兩斗糧食,一年合共收兩百石,除去口糧五十石外,一年收入在七十五貫左右。”

    “才七十五貫?”陸垚有些驚訝,豈不是說他剛才發出去的壓歲錢要比陸家一年田產的收入還要高,難怪他的那些哥哥嫂嫂們臉上都洋溢著幸福的笑容。

    后世說宋朝的一畝的糧食產量在兩百斤左右,其實這是不對的明朝畝產才一石,宋朝只能更少,無災害的情況下差不多六七十斤,如果遇到了大雨幾乎是顆粒無收,宋朝因為黃河改道的問題幾乎是每隔幾年都會決堤一次,生活在黃河邊的百姓民不聊生。

    陸垚已經想到糧食產量很少,沒想到會這么少,六七十斤糧食是什么概念。一個人一年的口糧就要兩百二十斤左右,三畝地才能養活一個人,難怪他老是聽說古代需要十幾畝地三口之家才勉強吃飽,而且家中沒有一點余錢,衣服幾年都能難看見一件新的。

    雖說宋朝富庶,可是百姓依舊是最苦的。

    而陸家這么多人七十五貫根本不夠花用,大多是陸盱這個當官的進行貼補,這也是陸府一直這么清貧的原因。

    二叔公笑道:“垚兒啊!七十五貫已經不少了,我們陸家因為祖宗的原因分到的都是一些好田,換作其他差田一畝能出五十斤糧食都是不錯了。”

    陸垚搖搖頭,絕對不能再按以前的方式來種田了,白白浪費了四百畝田地。

    既然家中有這么多的地他就要好好利用起來。

    “不若家中這些地明年交給侄孫處理如何?”陸垚問道。

    二叔公點頭說道:“既然垚兒有辦法那就是最好了,反正這一年地中的產量還不夠你一天賣酒的錢。”

    二叔公自然希望陸垚去折騰這些地,就算陸垚將他那些地荒著不種都成,一旦陸垚接下了這個單子,那就是意味著陸家的這一家老小都需要陸垚來養,這點錢對于陸垚來說就是九牛一毛。

    陸垚點點頭,沒有說出自己的規劃,反正說出了二叔公也不會信。

    一個畝產六七十斤的年代你說一畝能種出兩千斤的糧食出來,他們是絕對不會相信的,在他們的印象中就算是神仙也做不到,既然如此到時候用事實來證明就行了。

    對于這四百畝地的規劃,陸垚是這么想的,土豆切塊種植的話大概能種四畝地左右,玉米制成種子能種十畝,西紅柿能種兩畝地,辣椒陸垚也帶了不少,差不多也能種個四畝。

    這樣算下來的話就是二十畝地。

    剩下的三百八十畝地,陸垚打算用一百畝用來做復合式種植。

    就是在田中挖出幾道縱橫很深的溝渠,里面放養一些魚,其他的地方再種植稻谷,田中也能放養一些鴨子,這樣鴨子和魚的糞便能起到肥田的用處,而且鴨子可是吃掉害蟲,這樣一年稻谷的產量絕對是能超過畝產兩百斤的。

    還有剩下的土地,陸垚打算用兩百畝移植一些桑樹。

    桑葉可以養蠶,他前世作為一個科研組長,想要按照現在的織布機改良成為水力織布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無人工成本再加上全天二十四小時織布,他能將布匹的成本壓到最低,到時候布匹的利潤也會是不小的。

    桑樹結成的桑葚可以用了釀酒,這種酸甜口的低度酒可以打開女性飲酒的市場,再說這種甜甜的口味很適合大宋。

    剩余的一百八十畝陸垚打算全部用來種甘蔗,甘蔗可以用了制作白砂糖,甘蔗榨汁之后的殘渣可以用了造紙,多重用途,保證一點都不會浪費。
    第(2/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岳池县| 邢台县| 新蔡县| 石门县| 阿巴嘎旗| 莆田市| 贵定县| 昌黎县| 土默特左旗| 澜沧| 闸北区| 正阳县| 聊城市| 清镇市| 安康市| 马公市| 杭锦后旗| 定陶县| 延津县| 项城市| 凤凰县| 都匀市| 英山县| 兰坪| 水城县| 松阳县| 依兰县| 吉木乃县| 镇坪县| 临沭县| 无锡市| 元氏县| 天等县| 塔河县| 昌黎县| 抚州市| 孟连| 双峰县| 泰宁县| 平南县| 宣化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