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呂氏和許諾一進屋,許多雙眼就看了過來。 或是直視,或是借著飲茶偷看,或是用余光時不時瞟上一眼,只是多數目光是停在許諾身上。 許家六娘子九年前失蹤的事在汴京鬧得很厲害,只要不是小娘子,都對這件事印象深刻。 更何況許谷誠如今攜家帶口回了京城,卻將這個唯一的嫡女藏在家中,一個多月來從未在正式場合中出現,讓許多人眼急。 當然,有不少人聽說了喬娘子的事情,認為許諾是因為在學最初等的女工,羞于見人才不敢出門,私下里拿這件事笑了許久。 故此廳中有一半的人等著稍后問許諾兩句,看看這個野養長大,只調教了兩年的閨秀如今是怎樣的程度,又會出怎樣的丑。 畢竟呂氏出閣前是京城有名的閨秀,才貌氣度都沒得挑。她的一手琴當年不知吸引了多少優秀的兒郎,那些兒郎就算不曾見過她的相貌,也因為她的琴音對她十分欽慕。 呂十七娘教出的女兒今日如果失了禮,也太對不起她當年的名聲了。 當然,這種場面會很精彩,值得期待。 在坐的夫人中有好幾人當年曾贊賞過作為年輕俊杰的許谷誠,被他的才學和相貌吸引過,卻因為他的身份不曾起過定親的想法。 這些人當年得知許谷誠與呂氏的親事后,無一例外等著看呂氏的笑話。嫁給一個茶商的兒子簡直是自取其辱,比笑話還要好笑。 怎料許谷誠之后的仕途很是順利,很快就成了京官,呂氏的生活似乎沒想象中那么慘。 直到出了許六娘失蹤的事情,這些人心中才好受了些,公平些。 今日,看許諾出丑不是重點,重點是看呂氏的笑話。 讓你看重相貌,讓你做事不經大腦就嫁個許谷誠,要知道夫君的家世永遠比他本人的才學重要,你如今受的苦出的丑,都是你自己當年作的! 一群人腦中已經浮現了呂氏稍后黑臉的模樣。 呂氏一貫聰穎,又怎會不知這些人心中的彎彎繞繞,否則不會讓許諾在家中學了一個月的禮俗,讓她了解京城的大家大戶。 許諾跟在呂氏身后施禮,用平緩的語調將呂氏說過的話跟著說了一遍,不過她的自稱是兒,不是妾身。 她面上看起來十分鎮定,腦中卻不停地響著劉修儀三個字,每個字都如一口大鐘一般在她腦中晃過。 劉修儀不就是劉娥嗎? 她竟有幸見到這位“有呂武之才,無呂武之惡”的未來劉太后?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