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幾日前張先得知許谷誠即將升為工部郎中,心中既喜又憂。他想向許家求娶許倩,二人身份原本很是合適。但這份調令下來,許谷誠回了京城,日后前途無限,以他的身份求娶許倩便有些勉強。 萬幸的是許倩因為梨園的事情名聲有損,如果處理得當,或許還能有些回旋的余地。 張先看重的是許倩的容貌和才學,至于她的品行倒不是那么重要。他此行準備先從張氏這邊打聽幾句,如果有希望便回杭州找媒人來求親。 他瑞瑞不安了好幾日,如今面對著許谷誠,到還是保持了一貫的沉穩:“原本要早些來恭賀二叔父升遷,但家中有些事耽擱了,拖到現在,就直接來了,這才沒有先遞送名帖,還望二叔父海涵。” 張氏聽了急忙擺手:“你這孩子,自家人還遞什么名帖?有些人就是遞了名帖,你叔父也不一定會去見。”言語中莫不是得意,她的兒子終于要回到京城了,熬了這么多年,總算是到頭了。 此刻的張氏,雖然還是怨恨許諾連累了她兒子的仕途,但如今畢竟守得云開見月明,許諾茶葉琴音方面的天賦和造詣也是她出門在外炫耀的資本,對許諾便不如過去那般厭惡,如今心中只剩下歡喜和得意。 張先立刻回道:“是侄孫的不是,給您賠禮了。”說完話隨著許谷誠落座。 張先外表刻板守禮,內心卻截然相反,否則不會青年時期與尼姑相好,花甲之年又納娶二八美妾。 但他掩飾的相當好,根本沒有人想得到他真正的為人。 整個兩浙路恐怕只有知后事的許諾清楚他究竟是怎樣的人。 乞巧節當日,許諾早早起來,按照禮俗用泉水與柏葉、桃枝煮的水洗了頭發,換上一身清爽的衣裳便去了映誠院。 早間沒有蟬鳴,鳥兒清脆地叫著,讓她心情格外好。晚上穿針時她絕不會保留自己的實力,雖然繡不好花樣,但她可以保證自己的眼力和速度都是最好的,一定可以得第一,將母親為首名備好的禮物收入囊中。 呂氏今日有許多事情要忙,故此起的很早,許諾過來時她已用過早膳,正給她屋里的三個一等婢女夏蘭、秋菊、冬梅吩咐著什么,見許諾掀簾子進來便讓婢女先去做事,而后柔聲叫道:“六娘,快過來。” 呂氏今日穿著折枝紋藕色短襦,八幅品紅長裙,面上涂了脂粉,發上簪著玉簪,戴著梳篦,與平日的裝扮并無差別,但面色格外精神,給人一種干練灑脫的感覺。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