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三章 太子巡查農耕事宜-《貞觀天子》
第(2/3)頁
李智云擺擺手,笑著道:“國之本,在農。庶民不安,天下亦不安。隋煬帝罔顧百姓,孤自當以他為戒。”
說起來,李智云其實非常感慨。漢人其實非常的奇怪,他們一邊可以忍受貴族極大的剝削,一邊又會在忍無可忍的時候發出‘王侯將相寧有種乎’的義舉。
換而言之,漢人底線很低,低到只要有一口飯吃,他們就不會和朝廷作對。
同樣的,漢人底線也很高。
高到,可以直接挑釁巍峨皇權。
秦末之時,庶民無氏,盡管如此,他們卻敢揭竿而起,甚至發出一句直到兩千年后都讓漢人不能忘記的話。
王侯將相寧有種乎!
僅這一句話,便讓貴族在華夏成為了一個笑話。
君不見,新世紀的大嚶弟國居然還講可笑的血脈論,還論所謂的貴族禮儀。
漢人呢,從不把貴族放在眼里。他們敬畏崇拜的從來不是貴族血脈,而是貴族掌握的權力。
或許,可以用一個詞解釋。那便是,圓滑!
有一句話叫‘大丈夫頭可斷,血可流,可殺不可辱’。還有一句話叫做‘大丈夫能屈能伸’。
很不可思議,這就是漢人的處世之道。從來不是一味的屈服,更不是一味的反抗。
在李智云看來,百姓不是誰贏跟誰,而是誰不讓他們活,他們就讓誰死。
誰讓他們吃一口飯,他們就跟誰。
可以說,漢人忍耐性極強。
可當他們不能忍受剝削的時候,那就是朝廷的滅頂之災。
華夏文明沁入每個百姓的骨髓,血脈,甚至是基因。哪怕是沒讀過書的老農,你若不給他飯吃,你看他敢不敢跟人造反。
想到這里,他忽然感覺很慶幸。
因為漢人先輩是如此的偉大,用一句話,便讓子孫后輩受用無窮。
看看隔壁的三哥,你就知道老祖宗們的偉大。
若是沒有商君耕戰,陳勝大澤鄉驚天一吼,說不定貴族還真的會永遠都是貴族。
裴矩呵呵一笑,言道:“殿下說的極是。”
在唐朝,鞭尸隋煬帝是極其正確的言論。便是李淵在寫圣旨的時候,有時候也會鞭尸隋煬帝。
因為,隋煬帝被天下人所唾罵!
或許隋煬帝不是一個昏君,但他絕非是什么明君。不要真的以為僅靠著世家就能掀翻隋朝,若不是百姓被隋煬帝整的要死要活,豈會到處起義造反。
很簡單的道理,百姓若是生活安泰,他們腦子壞了起義造反。世家之所以能扇動百姓起義,還不是因為隋煬帝壓榨的太狠,讓百姓不僅吃不飽,還面臨身死的危險。
第(2/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舞钢市|
定远县|
和平县|
襄汾县|
阿坝|
萨迦县|
始兴县|
大同市|
大同市|
晴隆县|
舒城县|
台北县|
滨州市|
都兰县|
武隆县|
津南区|
青州市|
海门市|
富宁县|
横峰县|
曲水县|
灵丘县|
芦溪县|
宁南县|
杭锦旗|
潜江市|
米泉市|
和龙市|
千阳县|
舒城县|
武义县|
澄迈县|
剑川县|
孟连|
宜黄县|
商河县|
萍乡市|
平舆县|
始兴县|
弋阳县|
昌图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