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哎呀,這不行啊,得趕緊把事情給定下來,衛東啊,柱子這事得靠你了!” “我知道,這不是準備先去軋鋼廠請個假,再買點東西上人家里提親么,韓枝枝可是黃花大閨女,咱們應有的禮數不能少了。” “對對對,就該這么做,老婆子我行動不便,這里是十塊錢,你先拿著?!? 面對聾老太太遞過來的大黑十,李衛東當然不會拒絕。 麻利的把錢裝進兜里,故意沉吟了一下,道:“還有個事,易中海對何雨柱什么心思,想必您也是知道的。 我估摸著易中海要知道這事,肯定會起心思。 畢竟韓枝枝是個強勢的人,她要跟柱子成婚后,肯定不想找兩個公公婆婆?!? 聾老太太聽到這話,臉色頓時一沉。 娶韓枝枝是她親自挑的,絕對不能讓人給攪合了,誰都不行! “這事兒你不用管了,易中海那邊我會去搞定,你只要把提親的事情完成,剩下的交給我就行。” “好吶!” 李衛東看到聾老太太的模樣,就知道自己的計謀成功了。 雖然他的確是為了何雨柱著想,但未嘗也沒有給易中海添堵的意思。 總不能老是你易中海出招,我這邊只能受著吧? 在四合院里,易中海是一大爺,地位超然,唯獨怕的就是聾老太太。 等李衛東離開后,聾老太太立馬拄著拐杖朝易中海家走去。 現在還不到上班時間,易中??隙ㄔ诩摇? 果不其然,易中海家門敞開著。 聾老太太才剛進屋,就看到了正在吃早餐的易中海。 而一大媽正在給易中海剝雞蛋。 屋里的一切都很是簡陋。 破舊的木桌,朱漆斑駁的大立柜,還有斷了一條腿,又用鐵絲擰好的椅子。 連收音機也沒有,唯一的家電便是手電筒。 跟賈家那一水的新家具相比,真是一個天上,一個地下。 你很難相信這八級鉗工的家。 整個四合院,不對,應該說整個軋鋼廠,比易中海工資還高的人,一只手就可以數過來。 易中海無兒無女,就算是老了也有退休金。 平日里攢了那多錢都去哪里了,只有他自己知道。 看到聾老太太過來了,易中海立馬站起身迎接。】、 按照居委的安排,老太太在四合院的生活,是由易中海照顧的。 而作為報酬,易中海能拿走聾老太太一半的低保。 .... 【原著中,聾老太太被稱為五保戶,這種說法存疑。 1956年的《一九五六年到一九六七年全同農業發展綱要(草桉)》中,第一次出現了五保戶的概念。 綱要第三十條規定:“實行‘五?!?,農業合作社對于社內缺乏勞動力、生活沒有依靠的鰥寡孤獨的社員,應當統一籌劃,指定生產隊或者生產小組在生產上給以適當的安排,使他們能夠參加力能勝任的勞動;在生活上給以適當的照顧,做到保吃、保穿、保燒(燃料)、保教(兒童和少年)、保葬,使他們的生養死葬都有指靠。 顯而易見,‘五保’是在農業合作社內部實行的。 而聾老太太是京城人,怎么可能是五保戶? 所以,聾老太太之所以被街道辦照顧,成為四合院里的老祖宗,肯定另有原因。 】 .... 照顧聾老太太,是街道辦分派下來的任務,易中海就算想拒絕,也拒絕不了。 再說了,他也有別的心思。 聾老太太家底豐厚,將來殯天了,他能分一部分。 “喲,老太太來了?吃了沒?” 聾老太太看著易中海,暗自搖了搖頭。 她比易中海還要早幾年搬進這個大院,當了幾十年的鄰居,怎么可能不知道易中海是什么樣的人? 你要說他是大奸大惡之人,倒也不是。 早些年的時候,易中海還真就是個正直且熱心的人。 但自從一大媽被檢查出沒法生養后,他就陷入了魔怔中,腦子里只有找人養老送終的事。 盯上誰不好,他怎么偏偏盯上了柱子呢? ... 聾老太太早就把何雨柱當成了自己的孫子。 不,何雨柱其實就是聾老太太的孫子。 .... 事情還得從五零年說起,當年各地開始劃分出身。 譚家菜是宮廷菜,豈是三代雇農能夠學習的。 何大清肯定是大戶人家出身。 只是后來家業只是在戰爭中,被亂軍毀了,才就此破敗下來。 解放前,還在大街上賣過包子。 為了避免麻煩,何大清便在聾老太太的忽悠下,偽造了自己的出身。 他不知道的是,成分定性是解放往前推三年,既往不咎的。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