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這不就是上上輩子的新農村拆遷嗎?朝代不同,背景不同,事卻是一樣的。 余枝還是有一點點經驗的。 余枝上上輩子雖然是城里娃,但她爸老家是農村的,她大伯還是個村干部。農村拆遷壓力太大了,村干部的工作更不好做,一遍遍的嘴皮子都磨破了,可村民不買賬,硬是不簽字,你也沒辦法。 大伯愁得掉頭發,常打電話給余枝她爸嘮叨,一說就是個把小時,余枝也被迫聽了滿耳朵。 她回老家的時候也去搬遷后的村莊看過了,每家每戶二層小樓,一個小院子,大門兩側是花園,一排排,一行行,確實規整美觀。 余枝這個城里娃覺得挺好的,可農村的老百姓卻有諸多不滿。院子太小了,收糧食都沒地方曬,想養點雞鴨鵝也沒地方養,更不用說養豬了,根本就沒有蓋豬圈的地方。雖然也有個車庫,可拖拉機、三輪車、四輪車等這些根本就放不下了。 但余枝覺得牧家寨搬遷倒是可以借鑒一下新農村建設,不是嫌院子小嗎?那就建個大的。不是嫌沒地方蓋豬圈嗎?那就留出來唄。又不需要占用良田,大慶朝就是荒地多。 余枝把自己的想法一說,牧青的阿奶和阿娘都覺得不錯,不過也有些遲疑,“寨子里人手倒是足夠,就是家家戶戶都比較拮據,怕是拿不出什么銀子,這蓋房子------” 余枝理解她的為難,對這個朝代的百姓來說,蓋房子是一件大事,一件掏空家底還要欠債的大事。 不過余枝早就想好啦! “牧家寨就不是大慶朝的子民了嗎?你們居住的那座山都是屬于大慶朝的,你們當然都是大慶的百姓了。百姓有事,找官府呀!更何況是搬遷這么大的事了,更得要找官府。”余枝看向三個人。 三人都很懵,“找官府?”她們不喜歡跟官府打交道,也不想跟官府打交道。 她們雖沒說出來,但她們的意思,余枝看出來了。 她笑了一下,道:“父母官,父母官,父母是干啥的?就是管你吃,管你喝,把你養大,然后還得出聘禮給你娶媳婦,出嫁妝把你嫁出去,總之就是子女的什么事父母都得管。等將來父母老了,子女給他們養老。 “父母官是一樣的,他就該管著老百姓的事。咱們知府袁大人還是挺能為民做主的,你們找他準行。”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