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見胡惟庸這只“老狐貍”輕易就避開了自己挖的坑,朱高煦沒有絲毫意外。 反而是繼續笑著說道:“胡相說的好,沒想到胡相竟然還知道皇家顏面!” “本郡王乃是皇爺爺金口玉言所封,難道皇爺爺的話比不上那禮部文書?比不上那藩王金寶金冊?比不上那冊封大典?” “你一口一個皇家顏面,卻在此欺負我年幼,你這般在京都大街之上,給諸多百姓上演權臣欺主可曾想過皇家顏面?” “你那車駕與本郡王在此相遇,卻絲毫不讓,便是現在還擋在路前,難不成想要本郡王讓你不成?這就是你口中的皇家顏面?” “你身為我大明相國,一無視皇上旨意,二仗勢欺壓幼主,三無視上下尊卑,難道這就是你口中的遵紀禮法?” “你這老匹夫有何德何能坐在那相國的位置之上?有何德何能身為百官之首?有何德何能為天下士子楷模?” 朱高煦一邊說著,一邊站起身子,站在車輦之上,雖然年幼,但卻指著胡惟庸的鼻子開口叫罵。 胡惟庸被朱高煦罵的滿面通紅,伸手指向朱高煦,可手抬到一半,又想到了什么趕忙放下。 胸脯強烈起伏多下,最終胡惟庸終于是把胸中的氣給平了下來,只不過臉色卻越發的黑了。 站在車輦之上的朱高煦見此冷笑一聲,不給胡惟庸回話的機會,當即冷哼一聲道:“還不滾回去給本郡王讓路!” 此話說完,毛驤上前一步擋在胡惟庸面前,顯然是不再給胡惟庸說話的機會。 胡惟庸顯然沒有料到僅僅四歲的朱高煦言語會如此犀利,關鍵是對方一通好罵后還不讓自己解釋,這帽子要是扣實了他哪還會有好日子過? 想要上前說些什么,可看了看身前的毛驤后,胡惟庸終歸是沒再開口,心中對朱高煦記恨的同時不免有些忌憚。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