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齊、梁于樵木河,展開激戰!
戰至十二個晝夜,梁軍大敗,齊軍揮軍渡河,楊玄之攜代梁帝逃往“長殷”。
十六日,在齊軍圍堵之下,楊玄之自知無力回天,背負代梁帝,跳下滾滾江濤。
一代明相,就此謝幕。
隨著楊玄之的這一跳,梁國亦徹底退出歷史舞臺。
南梁小朝廷的覆滅,宣示著梁國的廣袤國土,如今已盡皆在齊國的掌握之中,消息傳到京都,滿朝歡欣鼓舞,內閣旋即對項呂回復,應一鼓作氣,攻下西楚,如此一來,則天下定矣!
同年十一月,項呂率軍,進攻西楚。
戰事一開,便面臨楚軍激烈抵抗。
更有吐蕃軍突然參戰,雙方在楚國東方國境線死戰不休,楚軍激烈反抗的程度,出乎齊軍意料,就連最擅攻城拔寨的神鋒軍,亦是難以攻破楚軍構建的堅固防線,戰事一度陷入焦灼,雙方死傷無數。
齊軍兵鋒被阻,始終無法攻破楚國防線,每時每刻,不知要填進去多少人命,內閣急得猶如熱鍋上的螞蟻,接連商議十幾日,最后無奈之下,只能將希望再次寄托在陸沉身上。
陸沉帶兵打仗的戰績是無比輝煌的,未嘗一敗,就連西楚最強的神鋒軍都能輕易擊潰,在朝廷所有官員看來,此次只要陸沉出馬,勢必亦是馬到功成!
而陸沉也的確沒有辜負滿朝的期望,率軍趕到楚國邊境,與項呂匯合之后,沒用上半個月,便與項呂合力,將楚國防線打破!
在梁國戰場,楚軍本就已損失慘重,此次死守國境,更是動用了全部力量,結果饒是如此,仍然沒有抵得住齊軍鐵蹄,被齊軍打破國境防線,愈發傷亡慘重,已然無法阻擋齊軍鋒芒,任由齊軍長驅直入,高奏凱歌。
即便憑借山川地利,楚軍時常能打出漂亮的阻擊,可相較于整體的潰敗局面,局部的零星勝利,卻是并不能改變什么。
不過不得不說,楚人的確悍勇,梁晉兵敗,皆是一敗再敗,一瀉千里,而楚國雖然亦無法扭轉頹勢,可相比較于梁國晉國的慘敗,卻是有韌性的多,拼命的抵抗,讓齊軍雖然完全占據主動,可卻始終無法形成滅亡之勢。
齊軍在楚國這個戰爭泥潭陷足近乎兩年之久,方才將耶律洪川率領的最后一支楚軍主力擊潰,向楚都進軍。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