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第三考項:制“書觚”。前兩項,王葛已經覺得很難了,待虎子講完第三項,她簡直頭皮發麻。郭夫子講過,每面皆可寫字的木簡,謂為“觚、書觚”。王葛將此物理解為多棱形木棍。 匠吏依次給考生提供木規,只許觀察、不許觸碰,再根據提供的“最少三棱、最多八棱”的觚料,修正符合木規角度的棱角。觀察、修正觚料的總時長,按棱角多少,分別為一刻鐘至兩刻鐘。 制觚過程,單獨計時。鼓吏從匠吏宣布開始時,就要在考生旁邊搖撥浪鼓,干擾考生。撥浪鼓停,考生停止制器。 而這些,只是準匠師考試的開場。通俗講,就是大淘汰,淘汰掉所有對規矩、分寸不嚴謹的考生。 第四考項:考生迅速進入制模區域,挑選模具。所以前三項進行的越快,第四項越有利。此項跟匠工考的規則一樣,屬于檢驗考生對規矩、尺寸的整體把握能力。 第五考項:考生進入器具區域,此處有生活中所用、或少見的各類器具??忌砂醋陨砟芰?,選擇器具,改進其作用。每類器具前都會豎立木牌,寫明器具名稱、用途、改進的最低標準。如果考生不識字,可通過敲“鄉名鼓”的方式,求助匠吏。 “槌響此鼓后,必須自喊……瓿知鄉,王葛,不識字?!敝x據講述到這噴笑,笑的肩膀都顫?!熬褪沁@些了,怎樣,難否?” 難!比匠工考難多了! 王葛假想自己要真因為不識字敲鄉名鼓,那場面得多丟人?!拔鍌€月時間,我定學會好多字。” “切莫輕視?!敝x據不笑了,提醒她:“那些字不全是簡化字,甚至有殷墟契文。待到九月去山陰縣進行匠師大比時,鄉名鼓變為縣名鼓。到時各類器具的文字牌上,盡為殷墟契文、篆文!” “也就是說,我若識字少,不光丟自己的顏面,還丟鄉里、縣里的顏面。” “對。尤其到山陰縣考試時,場面必定壯觀。到時考官、匠吏、考生哪會記旁人的姓名?只會記住踱衣縣……不識字,踱衣縣……不識字。哈哈!”謝據捧腹,腦海中浮現著王葛一臉茫然,一次次擊木槌、報縣名的窘態,笑的趴到了案上。 “不說幫我,盡笑我,白分你吃魚了?!? “嗝!”這孩子迅速鄭重神色,說道:“我既與葛女郎為友,還有一事應當告知,我阿父就是南山館墅的主人?!? “其實那天你訓退匠娘子時,我能猜出幾分。”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