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那些騎兵害怕了,不敢再發起進攻。 他們停留了一會,好像得到后方的命令,全部撤退,退回到燕山北麓,在打探清楚楊昭虛實之前,不敢貿然南下。 “撤退了!” 方銳松了口氣。 敵人兵力數量太多,雙方差距有點大。 他們面對敵人騎兵奔襲而至,壓力肯定是有。 楊昭下令道:“方銳,你領兵到前方,在河谷狹窄處扎營,以后我們在這里守住良鄉的河谷。” 纍水流經良鄉的支流,就是后世的永定河。 按照目前的情況來判斷,敵人應該會從三個河谷,同時攻打進涿郡和漁陽郡,而不是只選擇最容易攻打的昌平。 楊昭得盡快占據有利位置,才能死守河谷,守住良鄉。 河谷狹窄之處,對敵人的隊形有一定限制,能有效地抵擋敵人南下攻打的大軍。 方銳帶兵北上,在河流旁邊,駐扎營地。 城內的新兵,也被楊昭派出兩千五百人進駐營地,只留下五百多人守城,維持城內秩序,至于他們的部曲,全部會出戰,已經來到營地內。 田疇留在城內處理事務。 那個潰兵的將領,叫做焦觸,是涿郡的都尉,楊昭問起當時的情況怎么樣,他就說幽州的主力,全部是公綦稠統領,今天清晨,遭到叛軍將領,張純和張舉的襲擊。 公綦稠不敵戰死,烏桓騎兵追著他們來殺。 在烏桓騎兵,和叛軍的聯手追殺之下,幽州主力基本全軍覆沒,他們無奈只能往良鄉的方向逃跑,正好遇到楊昭他們。 簡雍震驚道:“幽州的主力,全部沒了!” 鎮守幽州的主力部隊,基本駐扎在幽州北部,目的在于警惕烏桓等胡人,萬一和胡人打起來,能隨時調兵。 “沒了!” 焦觸無奈道:“張純和張舉在幽州造反,和烏桓進攻幽州北部,我們被孔使君安排北上,也帶走了幽州內部不少兵力支援公綦校尉,可是戰敗在燕山之北,能南逃的士兵不多。” 他回想了一遍當時的情況,續道:“叛軍發起兩路進攻,一路是橫掃上谷,打入涿郡和漁陽,一路是橫掃遼西,打入漁陽。” 這些和楊昭分析的差不多。 要從上谷,通過燕山進入涿郡,能走的就是纍水河谷。 另外公綦稠的戰敗,甚至陣亡,也和楊昭之前預判的一樣,劉備和簡雍等人,既驚訝,又佩服地看向楊昭,對戰局的分析,實在太準了。 “幽州的主力全部沒了,我們現在能做的,就全靠良鄉、昌平和漁陽三縣的兵力,暫時死守河谷,拖延北邊的敵人,等朝廷援軍到來?”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