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7章 犒勞小老頭-《重回1982小漁村》
第(2/3)頁
“好,咱們爭取今天多打撈一點地籠上來?!?br>
“到時候把那些地籠搞掉了,礁石露出來,我們就能挖鮑魚了。”
“你可別說,那鮑魚吸力太強了,扣的費勁?!?br>
“扣費勁就算了,還扣不下來,得拿棍子戳了?!?br>
葉耀東吃完,隨便洗了個手后就先去開船,等歇夠了,才喊他們下水。
照著昨天的模式,下水清理著掛底的那些地籠。
有些地籠一整排都掛在底下,太長了,他們也會適當的剪掉繩子,不然可沒辦法拉上去。
而他們收這些地籠的時候,同時也會把掛在地籠上面的烏賊蛋也一起收下來。
這都是昨天他們親眼所見,那些從遠處游過來的一群烏賊只要有東西附著,就能掛在上面,產下一連串的蛋。
然后烏賊產完卵后就會立即死亡,漂浮在海面,或被海浪沖擊在海島上。
腌制過的墨魚蛋也是絕好的下飯菜,可惜了,他不懂工業化的東西,不然的話,多少得整成墨魚蛋罐頭。
這些墨魚蛋也算是白撿的了,昨天收上來的地籠都還沒有。
他們4人從上午忙到中午,期間休息了一個小時,去瞧了一下樹枝周圍的烏賊,卻不是很多。
他們就隨便打撈了一個小時,不怎么理想后,覺得抵不過收地籠,就又接著下水,直到太陽下山才收工。
延繩釣昨天收回去得請人整理,修補缺失的鉤子跟支線,沒那么快干完的。
所以今天就沒有放延繩釣,全天的時間都拿來輪流下水收地籠了。
還好他也算好了他爹應該這兩天就能回來,不然這么高強度的下水,他們可扛不了,也幸好就水下四五米,壓強不大,對耳朵不會有什么損傷。
等東升號上的人回來了,他就叫他們過來輪流下水,另外加點補貼,多一點分攤的人,讓大家都減少一下工作量。
那條船上,除了他爹跟陳老七,全部都是年輕力壯的,都是之前下水打撈海膽的好手。
而今天的收獲也是昨天的兩倍有余,畢竟都放底下一年了,除了充斥著一些海草跟淤泥,每一個地籠里頭的貨都格外的可觀。
海草少的貨多一些,海草多的,貨少一些,而今天,連海草他們都還有人要。
雁過拔毛。
一個要,另外兩個也跟著開口說要,三人又一塊瓜分成堆小山似的海草。
葉耀東原本無所謂,不過看著那越來越多的海草,堆的比他人都還高時,才有些無語了。
這些也不只是海草,還有各類的海藻,反正他統一都是叫海草。
“你們是一點都不放過!”
“我我娘說,喂喂豬。”
“我老婆說帶一把煮湯,但是你們既然要喂豬,那我也帶分一點回去喂豬。”
“我也一樣。”
“你們自己光瓜分,回去了?!?br>
今天葉耀東再帶著滿船的臭魚亂蝦回來,大家都不稀奇了,只是覺得臭罷了,連帶著一船的海草,大家也不稀奇了。
都還能夸兩句,說他節約,一點都不浪費,還能調侃他,連草都要。
他聽著是有些尷尬的,搞得自己雁過拔毛,啥都不剩。
“他們幾個說要帶回去喂豬,才都給他們拖回來,那些臭魚爛蝦也是,要拿回去曬干碾碎了喂雞鴨,才隨他們。”
這必須得解釋一下,不然村民們指不定以為他連臭魚爛蝦都要,都還要拿去曬,或者是丟到魚露里頭發酵,那名聲得壞了。
“這樣,還以為這么多,你得丟到魚露里頭去發酵,反正也沒區別?!?br>
他就知道,一些人會多想。
“哪至于,我還能差這點貨?這些都進不了我作坊?!?br>
“那就好,不然大家吃你家的魚露都不放心?!?br>
“放心吧?!?br>
他解釋了兩句就排隊過秤,船上的那些稚貝、藤壺讓他們先用板車拖到作坊,如果要帶一點回家的,讓他們自己拿。
剩余的臭魚爛蝦跟海草,再讓他們自己分配處理。
至于那些地籠,阿正跟小小正好也在碼頭,他讓他們自己搬,自己處理分配。
昨天只是讓工人們隨機搬運給他們送去,現在還是讓他們自己分配的好。
而葉耀東也在帶回來的貨物過完秤后,匆匆的回到作坊。
“阿清?!?br>
“哎,在,貨都賣完了?”
“嗯,海帶都收好?”
“收好了,今天數量果然少一些,只有3噸又200斤?!?br>
“總數呢?”
“29噸又295斤,下午午飯過后,他們就都收下來送過來了。我給算完賬后,算了一下總數,村長他們一個個嘴巴都笑歪了?!?br>
“蠻多的了,10噸曬一噸的話,這都相當于新鮮的畝產10噸左右了,已經算是高產了。”
林秀清也笑著說:“是啊,高產了,他們也都說下半年要多種一點,下午已經回去寫報告了。前面陸陸續續有村民出?;貋?,跑過來問我,我都直接跟他們說了,然后也讓他們去村委會問?!?br>
“嗯,丟給村委會去安排就好了,總數賣了多少錢?”
“4000塊出頭一點?!?br>
“那收益很不錯了。”
“是啊,來年認真干的話,有今年的收益就已經賺死了?!?br>
“希望吧,現在只是養殖的少,物以稀為貴,所以價格都挺好的。等大批量養殖的話,就不知道會不會價格往下掉了?!?br>
林秀清擰了一下眉頭,覺得也對。
“算了,這不是我們操心的,反正今年的成功,大家都看在眼里。明年有沒有這個價格,也不是我們說了算。即使廣泛種植后,便宜一半,大家也還有賺頭,也會高興的。對大家來說,最不值錢的就是勞動力了?!?br>
“嗯,你說的對,明年的事,明年再說,今年已經做得很好了?!?br>
葉耀東在作坊里轉了一圈,就聽大家都喜氣洋洋的在那里說,今年海帶畝產達到10噸,曬干能有一噸,一畝都能賣上140塊。
連剛出海回來的人,路過作坊門口都要停下來,跟里頭的婦女們打聽一下。
大家的分享欲超高,作坊不讓人隨便進出,他們隔著圍欄也能交流,說的起勁。
而他娘此時也在,看到他后,就拉著他道:“你怎么把那么多的貨都給人家帶回去喂雞啊,咱們自家也能留一點啊。還有那么多的海草,說拿回去喂豬,你也可以留一點給你大嫂他們喂豬啊……”
“小氣巴拉的干嘛啊?我要把那些貨留回來,村民們該擔心我是不是直接曬干了拿去賣了,或者直接拿到魚露里頭發酵了?!?br>
“怎么會……”
“怎么不會?一個個的想象力賊豐富的,給他們帶回去喂雞也好,家里的雞鴨就在海灘邊,自己不會找東西吃啊?臭魚爛蝦拿哪來干嘛?”
“好吧,那還有海草……”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