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什么事耽擱了?不是說流水席吃三天嗎?那應(yīng)該也是今天一早開船回來吧,怎么也不至于三更半夜到吧?”
“早上就出來回到了省城了,只是大家都沒來過省城,所以就留在省城逛了一上午買買東西。下午我又有事,讓人帶我去塑料廠逛了一下。”
“塑料廠?”
“就是做冰袋的袋子廠,那袋子是塑料材質(zhì)的,讓老海帶我去廠里逛了一下,認(rèn)認(rèn)門,等機(jī)器到了后到時候再去談?wù)劇!?br>
“那看的怎么樣?”
“了解了大概,反正過一兩個月去搬機(jī)器的時候,到時候再去聊聊,整幾個樣品回來。”
“哦。”
葉耀東想起來又道:“我行李箱里頭還有紙張,你記得幫我收起來,放到抽屜,這個很重要,不要弄沒了。”
“寫的什么?”林秀清手頭切著菜還轉(zhuǎn)頭問他。
“電話號碼,很重要的電話號碼。”
他給她說了一下這些電話號碼都是哪些人的,說了一下自己的打算。
然后又囑咐林秀清,過幾天多訂一些大水缸跟超大木桶,明年他們肯定要開始加大生產(chǎn)發(fā)酵,得提前做好準(zhǔn)備。
船的話,反正陸陸續(xù)續(xù)都在交貨當(dāng)中,這些東西訂做的話也需要時間。
什么都得有個時間周期,得等一等,他倒是也不急在一時,也得自己原材料數(shù)量上來再說。
這些號碼可以先留起來,若真的派不上用場也沒有損失。
老太太聽到屋外頭的動靜也知道是他回來了,披上外衣出來瞧了一下,關(guān)心的說了兩句,看兩口子在那里說話,她也就先回屋。
葉耀東等吃完夜宵也回屋去,帶回來的那些東西,林秀清已經(jīng)收拾好了。
次日一早,他才從昨天買回來的那些書籍里,把字帖挑出來。
葉成湖正在吃早飯,看著熟悉的字帖,眼睛都瞪大了,立即跳起來。
“我不要!”
葉耀東瞥了他一眼,“少自作多情,誰要給你?一點(diǎn)用都沒有,讓你多寫幾個字跟要了伱老命一樣,之前給你的字帖,每天都得給我老老實(shí)實(shí)的完成。”
葉成湖長舒了一口氣,不是給他的就好。
他什么都想要,就是不想要字帖。
“爹,你怎么越買越多啊?這個不是給我的,那是要給誰的?”
“你很想要?”
他立即將頭搖成波浪鼓,“不要。”
“那你問個屁。”
“好奇么,是不是給其他的哥哥姐姐,多給他們一點(diǎn)。”
葉耀東拿起自己挑出來的字帖,卷起來,敲了他腦袋一下,“沒出息,這是你爹留給自己寫的。”
葉成湖驚訝地瞪大了眼睛,“大人還要寫字。”
“當(dāng)然了,你爹現(xiàn)在好歹也是有頭有臉的人物,怎么可以不會寫字?剛好咱倆一個水平,到時候比比看,你要是比我差,你就死定了。”
葉成湖縮了縮脖子,不敢聲了,趕緊低頭吃自己的飯。
林秀清也有些驚訝,“你這些是要留給自己的?我以為你是都要給我大侄女。”
“一半給她,一半給我,反正家里頭也沒有能讀書的,給他們都還浪費(fèi)東西。”
“你練這個干嘛?”
“不是說了嗎?老子現(xiàn)在好列也是十里八鄉(xiāng)有名的,說出去不會寫字,那不是給人家笑話嗎?我先練一練這個,寫順手一點(diǎn),以后就再好好練自己的簽名。”
林秀清無語了,竟然想的這么遠(yuǎn)。
“不是可以刻私章,練什么簽名?”
“那不一樣,你不懂。”
說她不懂就不懂,反正她也沒想懂。
爹這兩天有沒有打電話過來說打火機(jī)賣的怎么樣?”
“沒有呢,你等會去給他打個電話唄。”
“好。"
順便他也得給方經(jīng)福打個電話讓他不要老是生產(chǎn)單一品種的,最好搞一些花樣出來,除了顏色、花紋形狀也可以多試一試,盡量做的精美一點(diǎn),這樣品種還能多樣一點(diǎn)。
不過小作坊才剛起步,可以請人畫花樣研究,但是還是得先以量取勝。
一口不能吃成一個胖子,但是可以先提出來,有這個方向可以發(fā)展。
葉耀東吃完早飯后馬不停蹄的又去打電話,也跟他老丈人了解了一下打火機(jī)的情況,銷售情況良好,有小販批發(fā)幾個,也有之前來過的那人又批了2000個,一下子又銷了一個。
林父還想著等下次周老板要魚干貨的時候,再推銷一下,估計(jì)要不了一個月就能賣了。
他讓葉耀東再去訂一批貨,最好下個月初就能補(bǔ)充過來,這樣也能銜接上,不至于斷貨。
葉耀東算了一下,今天農(nóng)歷初七,公歷18號,離下月初還有12天,他先試著聯(lián)系一下方經(jīng)福。
不過方經(jīng)福一口就拒絕了,說做不出來,只因?yàn)樗?萬個。
所以后面談著,等下個月5號才能再勉強(qiáng)給5000個,他也只得答應(yīng)。
打完電話出來,他還跟村委會的老頭子們坐著聊了一會兒天。
才知道,他不在的這幾天,趁著臺風(fēng)過去,已經(jīng)下好苗了,就等長一點(diǎn)再分苗夾苗了。
一切都往好的方向發(fā)展。
只是,當(dāng)他回家的時候,卻意外看到兩個熟悉的身影。
陳威跟耗子兩人一人拎了一個密碼箱,一個穿西裝打領(lǐng)帶,一個穿著背帶褲帶著蛤蟆鏡,腳下都是擦的蹭亮的皮鞋,走起路來昂首挺胸。
看到村民們都還主動笑著打招呼。
“林七叔扛著鋤頭哪來啊……呵呵……剛回來……”
“春花嬸削土豆啊,要做午飯了?”
“阿明怎么沒出海干活啊……”
……
“哎喲,看你們這一身的行頭,發(fā)大財(cái)了?”
“你們出去賺大錢回來了啊?賺了多少錢啊?”
“哎喲,你這身上這西裝不便宜吧,看著真精神啊,賺了多少錢?”
……
葉耀東從小路里走出來,正好看到距離他七八米處的兩人,正站立著跟周圍人說話。
他好奇的聽了兩句,看著不遠(yuǎn)處的村中心小賣部,就往那邊走。
這可是村子里的情報(bào)中心,往這一站,村子里什么小道消息都能知道。
他邊走邊時不時的回過頭瞧一眼,豎起耳朵聽,然后剛走到小賣部門口,就看著其他人也指著前方人模狗樣的兩個人竊竊私語。
他好奇的問了一下,“他倆啥時候回來的?”
邊上一個阿嬸正嗑著瓜子答道:“不知道啊,剛回來吧?這不是剛進(jìn)村?”
周圍好事的人可不少,一般人閑著沒事也都喜歡坐店鋪門口閑聊幾句,有的老頭還會打二兩酒,做店鋪里配著花生米跟人閑聊。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