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葉耀東去喊了一下船工們,準備起第二網了,大家立即各就各位,前面拉過纜繩的,這次就換別人了,都很自覺。 一個村的大家都相熟,品性都知曉,葉父找人的時候也都是有思考過,找的都是靠譜勤快的,大家也都是很有眼色,輪流干,分工合作。 看著大家都準備妥當后,他又道“等這一網收起來,陳石就先去做飯,剩下的大家就把貨理一下,然后分兩波輪班,兩個人跟我爹上半夜,兩個人跟我下半夜。” 下半夜比較難熬一點,畢竟吃完飯后就去睡,也挺難入睡的,然后大概沒瞇一會兒就得立即爬起來守下半夜。 還不如現在睜著眼睛撐到下半夜,然后交班后,沉沉的睡一覺。 不過他是當兒子的,又是年輕人,身強體壯,當然是干下半夜了。 “行,那等這一網收上來了,我們四個人分配一下。” “上半夜是輪到幾點?” “輪到十二點算吧?七點開始休到十二點,下半夜就十二點到早上五六點,正好天亮。如果覺得比較累的話,也可以商量一下,趁著下網空閑的時間去補一會兒覺也行。” 大家都點點頭,看著機器轉動邊討論著。 在卷網機的拉力作用下,海面上網口開始逐漸收緊,等到完全收緊以后,拖網又被緩緩的拖出了水面。 隨著拉力越來越大,卷網機也開始發出繃緊的聲音。 此時天已經昏暗了下來,離天完全黑下來也就一剎那,起個網的功夫而已。 船上的燈也都亮了起來,就是瓦數太低,光線沒那么好,大家都還需要各自將頭燈帶起來,好方便一會兒分揀,免得光線弱,對一些魚貨看走眼。 有的魚長得特別相似,比如小黃魚跟梅童,都是金燦燦的黃色,身形也差不多,都是看頭的形狀辨別,光線不好的情況下也容易認錯。 漁網被拖至船左側,前甲板的吊機把漁網吊到甲板上方,大家也都同時將早就準備好的手電筒還有頭燈打開,照了過去。 “又是一大包的蛤蟆魚!” “跟蛤蟆魚干上…啊,有魔鬼魚……” “幾只?有沒有照到……” “好像有兩只?” “這個體型有點大,被漁網包在那里,看著像是有兩只,等會倒出來再看一下。” “爆網了,爆網了,這一網爆了,我看到好多紅色的魚……” “紅色的魚不少,我看到挺多馬頭魚跟琵琶蝦了,這一網值錢的貨多……” “紅彤彤的,還挺好看的,但是看著還是蛤蟆魚比較多……” “那些紅色的值錢!” “都好啊,蛤蟆魚總比雜魚好,雜魚都得全部倒到海里,別管它便宜,能賣錢的貨就是好貨。” 葉耀東是真覺得蛤蟆魚挺好的,并不是嘴巴說說,這魚給他帶來了第一筆財富,打開了他魚干的銷量,才有了他今時今日作坊跟商鋪的規模。 他重生回來的腦子也是這樣一步步被激活。 “是啊,只要能賣錢就是好貨,蛤蟆魚數量占多數,小雜魚的數量都顯得少了。” 不一會兒,滿網兜的漁獲瞬間就被傾倒在甲板上。 貨剛拉上來的時候,大家用手電筒照著,只能透過漁網看到一點點,全靠猜測都有什么貨,那么大一包,能看到的也就只有冰山一角。 等全部散落甲板,大家才都看清楚了,中間包裹的都有什么貨,都高興壞了。 “哇…又是兩只魔鬼魚,一只鯊魚……” “啊!還真的爆網了,好多馬頭魚跟琵琶蝦排。” “不錯,這一網收獲更好,這一網可以賣好幾百塊了,還有兩只大魔鬼魚,賺大了……” “嘖嘖嘖,這一網的貨還挺值錢的,不止紅色的那些魚蝦,還看到一些小管,劍蝦。” “這一網抵村子里的那些拖網漁船干一個月了……” “是啊是啊……” “先把網放下去再說……” 隨即,大家干脆利索的又繼續再次下網。 這個收網下網的過程要持續約半小時,干這個活要憑經驗、氣力,還要手腳麻利,緊繃的繩索、轉動的機器、濕滑的腳底,都隱藏著危機。 黑夜里更是危險,萬一浪花大一點,很容易就被浪花直接卷進了海里,身旁的人想幫都幫不了。 漁網重新又放下去后,大家才又看向甲板上小山一樣的海貨。 “這一包貨比剛剛那一包好像更高,小山一樣都快有我人高了。” “你才多高啊?一米六有沒有吧,哈哈哈……” “你也沒多高,不要笑啊,也就阿東最高了,也不知道怎么長的,整個村子也找不出比他個頭還高的人。” “快點干活了,天都黑下來了,趕緊挑揀一下,挑完該睡覺的就去睡覺……” “干活干活了……” “今天這兩網收貨都很好啊,再來個幾網魚倉都要裝不下了……” “這是好事啊,魚蝦裝滿倉!” 大家都照舊在那里先揀蛤蟆魚,畢竟這個魚的體型算是這一網里頭比較大的,數量又多,先把蛤蟆魚揀的差不多,再揀其他的貨比較省事一點。 但是葉耀東卻看上了那些活碰亂跳的琵琶蝦。 他習慣性的要先揀貴一點的,這是上輩子留下來的習慣,畢竟上一輩子到千禧年之后,海資源逐漸匱乏,船上干活的船工在貨收上來后,率先揀的都是價值高的。 從貴的再挑到便宜的。 而且,他也感覺這一網上來的琵琶蝦數量不少,比前面一網多多了,感覺都有蛤蟆魚一半的數量了。 只是天黑后,光線沒那么足,大家都被魔鬼的個頭吸引了,琵琶蝦個頭相對于其他魚來說太小了,有點不起眼,再加上這一網紅色的魚也挺多的。 “這琵琶蝦也不少啊?就隨便揀一下都大半筐了?” “對啊,好像是,剛剛拉上來就看著紅紅的,在夜里特別顯眼,看著馬頭魚不少,還以為會是馬頭魚比較多。” “這一網紅色的魚貨挺多的……” “說明咱們進入深水區了,深一點的水域,魚貨顏色都變多了,尤其是這種紅彤彤的魚,都在深一點的海域。” “等會也拿幾只琵琶蝦水煮一下,你們要吃啥都撿幾只,一起丟到鍋里,一鍋煮了放那里,誰有空誰就去吃幾口,挑肥的吃,蟹腿、皮皮蝦頭之類也不用啃,掰下來直接隨手扔進海,反正蝦蟹多得是。”葉耀東邊揀貨邊道。 “等會揀剩下的,別急著都掃到海里,再揀一揀肥的丟到鍋里煮一大鍋就好了,能賣錢的還是得拿去賣錢,這不值錢的,就夠我們吃的了。” “是啊,能賣錢的,可不能吃到嘴里,這不值錢的,隨便撿一點就夠我們吃的肚子滾滾了。” “看看這螃蟹都硬得很,掰開都有紅膏,就是個頭沒那么大,走到海里也可惜,等會兒撿幾個煮一鍋,專門吃他的蟹膏也不錯……” 有人隨手撿了一個梭子蟹,直接趁著它還活蹦亂跳就粗暴的將大腳掰掉,然后又將蟹殼生剝開,紅紅的蟹膏就流了滿手,并且隨意丟到一旁。 “這蟹膏不錯,收集起來,搞一大罐也香的很……” “誰有那閑功夫,吃都懶得吃,還剝……” “這一網的馬頭魚也不少啊,紅紅的……” 大家喜氣洋洋的邊揀邊聊天,啰嗦著談論。 人多分揀的速度也快,裝滿一筐就先推到角落,直到所有的貨都分揀完,葉耀東才直起腰輕點了一下數量。 一個竹筐裝多少重量的貨,他們上手抬一下,大概就有數了。 蛤蟆魚裝了32筐,蛤蟆魚個頭大一只都至少五六斤以上,一個筐大概裝七八十斤,這里頭應該有個兩千斤出頭了。 還有琵琶蝦,一只五六兩到七八兩不等,一筐沒有滿也有六七十斤,也有12筐,大概能有個七八百斤,這個個頭雖然大,但是價格跟劍蝦差不多,碼頭上三毛錢,收鮮船大概也就一毛五分。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