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不這樣辛苦的干一下活,哪里知道讀書的幸福?小孩子就得這樣歷練一下,才知道大人賺錢的不容易。” 林向輝也笑著說“就是說,得讓他知道賺錢有多辛苦,讀書有多幸福,對比之后才知道珍惜,省得天天都不想讀書,別人家孩子想讀書都沒得讀。” “等家里的小子放假,我就過去將他們接過來,估計也差不多時間放假。” 簡單的聊了幾句后,飯后他又去跟林父對了一下最近的賬,貨款倒是沒急著拿,他又跟林父說了一下惠美的事,讓他先陪阿光去找個房子。 林父在村子里住了大半年了,又時不時的去跟村長套近乎,送點小禮土特產,倒是很快融入到村子當中。 反正林向輝也住在村子里,再對外說是女兒女婿來了,多對夫妻也不會突兀,畢竟兒子兒媳婦都來做生意了,女兒女婿再過來待幾個月也很正常。 最好阿光再找點活干,顯得更名正言順更正常。 大中午的人也不多,他跟丈母娘在店里看一下就行。 只不過沒想到,門口的紅紙剛貼出去沒多久,就有人慕名而來。 現在賣魚露的是真不多,這東西本來也不是非有不可,還沒有醬油的售賣面廣,也就只有南方沿海一帶會吃。 基本都是海邊鄉下人家自家做一點,然后親戚之間分一下,誰家拿一點,這東西做的又費勁,又不值錢,做一點點,還不夠費工夫的。 有地方買的話,大多數人也寧愿花錢買。 不過來人也只是看到了門口貼的紅紙,過來瞧一下,心里是想買一整缸的,但是又覺得要大缸的押金或者把大缸一起花錢買了,覺得不劃算,打算等明天自個帶一個過來裝。 這也算是一個好兆頭。 可惜現在塑料桶都還沒普及,不然的話直接用塑料桶運輸買賣更方便。 坐在店鋪里兩小時,零零散散的倒也應付了不少上門詢問的,用大缸裝真的是一個弊端,東西都還沒有容器值錢,一個個問完只說回去拿東西再來裝。 要么都是附近的村民,要么是圍著市場轉的小販。 啥時候有那種一斤裝的塑料包裝,那就更方便了,一小包的購買,不過他肯定還得買對應的機器,那就麻煩了,還是先這么賣著。 不過還是賣出去了一缸,說好了,下次拿空缸過來換滿缸。 蝦仁魚干倒是賣了不少,上門了幾個真的還都是小販居多,一半都是小販,都是五十斤的買去。 他跟那些小販閑聊了幾句,人家也都說蝦仁跟蝦皮比較好賣,魚干一般,但也還可以。 “看樣子魚露還不好批發啊。” “數量多的話就不好賣了,數量少的話,周圍的人一人拿一個瓶子,打一下沒幾天一缸就沒了。”林母也皺著眉頭說道。 “主要是沒東西分裝,全靠自帶瓶子,讓人家一個大缸全部都搬走的話,還不夠一口缸的錢。” “反正先這么賣著吧,能賣多少賣多少。” 葉耀東也撐著下巴在店里邊琢磨邊等人,只是暫時也想不出轍來,現在都是拿大缸裝的。 等林父跟阿光回來后,他才詢問他們。 “已經讓左鄰右舍幫忙詢問打聽一下了,有消息了我再打電話回去告訴你們。” “行,那我們先走了,店里叫你給你看。” 林父也順帶將剛剛算完賬的錢一起交給他,讓他一塊帶回去。 他也跟林父說了一下剛剛那一小會的售賣情況,讓以后過來批發的小販都按這樣來,空缸換滿缸,以后不賣的話,空缸也是可以過來兌押金。 林父點頭應下了。 店鋪里也沒他什么事,葉耀東拿著錢就打算去部隊里送兩缸魚露,然后再打道回府。 不過走之前,他又從倉庫搬了一缸魚露上拖拉機。 謎一樣的操作,讓其他兩人都疑惑了,這搬上搬下的是弄啥? “等會去部隊送完貨,經過縣城時,順帶給陳局長也搬一缸送過去。” “你這一缸可以讓他吃一輩子了。” “誰家還沒有點親朋好友了?分一下也沒多少,前段時間剛拿的魚干,估計人家也不缺,正好新鮮出爐的魚露搬一缸過去。” “還是你比較會攀關系,送東西都送的這么到位,沒落下任何一樣。” “一般吧,努力維系一下,說不定以后還有什么事求上門。” 葉耀東晃蕩晃蕩的將拖拉機開到部隊,送了兩缸魚露,沒想到又接了一單兩千斤的蛤蟆魚干。 只得趁著拖拉機在市里,又回到市場里面,再拉個兩千斤送到部隊。 等啟程回去的時候,已經三點了,太陽都已經躲進了厚重的云層了。 葉耀東也緊趕慢趕,在五點天剛擦黑的時候,趕到了縣城,給陳局長搬了一缸魚露,同時也又受了他老婆的熱情款待。 禮多人不怪,送的都是無傷大雅的土特產,又不要求回報,只當正常的走動,關鍵是量又大,也方便他們隨意送一點他人,還沒有顧慮。 “你又搗鼓出這玩意了?還一送一大缸,是不是又準備賣這個魚露啊?” “是啊,局長高見,大船拖到的一些小雜魚太多了,扔了也浪費,回來的時候順帶就一起帶回來了。然后我就讓我娘做成魚露了,送了一些去市里的,同時也給你送了一缸,吃不完你們就送一些給親戚朋友,這玩意兒我家現在多。” “你還挺會折騰的,什么東西到了你手里都能變廢為寶。” “唉,沒錢嘛,就只能折騰折騰,看看能不能變得有錢一點,不折騰的話在那里等著,只能一直都沒錢,天上總不會掉錢下來。” “年輕人多琢磨點掙錢的路子也沒錯,更何況都是一些你們海邊村子的土特產拿來變廢為寶,挺好的。” “也不知道是不是寶,反正放著慢慢賣吧。” “你這魚露咋賣的?”他好奇的問道。 “零售一斤一毛五,批發一整缸起一毛一斤。” “那不也便宜的很嗎?我看你這大缸都比東西貴。” “是啊,反正跟醬油醋都一個價,能賣多少賣多少,大缸比東西貴那也沒辦法,總得有一個裝的容器。反正家家戶戶都是自帶瓶子去打,打完之后我們大缸還能回收,繼續裝運。就是批發走量不好賣了,容器比液體貴,而且大缸易碎。” “其實也差不多,不然只能去一些機械廠問一下有沒有分裝的機器,現在不是有很多塑料的包裝?像那些方便面都是塑料袋包裝,問一下看看能不能裝這些液體,那一包一包就方便了。” “我也是這樣想的,要是能袋裝的話,那不是又省時運送又方便,大家買賣也方便,不需要再帶著瓶瓶罐罐過去裝。” 陳局長坐直了身體認真的道“是啊,這倒是可以啊,不然這種的話也易碎,路上碰撞壞了,那損失也不小。” “先這么賣著,等什么時候有去省里的話,再看看有沒有袋裝的封裝機,貴不貴。” 或者回去問一下林集上? 也不知道他有沒有在家,前兩天說跟出去瞧一瞧,也不知道啥時候回來。 “我也給你留意一下看看,一些戰友倒是也有轉業到機械廠。” 葉耀東欣喜,高興的應下,“那就多謝您了,要是麻煩就算了,我再琢磨琢磨,反正用大缸慢慢買個幾年也沒事。” “沒事,這也就是隨便問一嘴。” 不管管不管用,葉耀東還是很樂意領導的態度,愿意主動幫忙,說明對他感官不差。 反正他是知道好像要不了多久就有醋袋,醬油袋包裝,就是他不知道是哪一年,只記得九零年代是有的,現在沒有普及,但是不知道有沒有這個封裝機出來。 想想也是麻煩死,做一樣東西就會帶出來一系列的相對應的難題。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