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魚干的味道濃郁,又腥又咸香,氣味很獨特,過路人都不約而同的停下了腳步,聳聳鼻子,然后朝味道的來源聞去,才發現那里有一袋咸魚干。 有的不感興趣的人伸著腦袋瞄一眼就直接走了,有的人倒是不客氣的伸手翻看。 葉耀東皺了下眉頭,這些人的手干不干凈啊?這樣子翻? 本來想著就在地上坐一會兒,口子干脆就不扎了,反正沒一會兒就要起來把袋子收進去。 而且他還想著能不能吸引點周圍的人,再出個幾斤,減少重量,省得還要大老遠挑回去,能少幾斤是幾斤,車站客流量也賊大。 正當他想叫這些人不買不要摸的時候,有人出聲問了。 “哎,這魚干是你們的吧?要不要賣的啊?是自個家曬的嗎?” “咋賣啊?” “魚新鮮不?” “對,是自己家曬的,魚都是自己去海上捕的,都是活殺,絕對新鮮,你們聞聞看就知道了,不新鮮的聞起來氣味就不一樣,可不香。” “蛤蟆魚干一斤四毛五,雜魚干一斤四毛,這些魚得十斤才出一兩斤,新鮮的批發都要五分錢一斤,零賣都七八分,我這壓根就沒賺錢,只不過是因為自家捕的魚,沒有經過好幾手的魚販子,所以才賣的便宜。” 葉耀東見有人感興趣詢問,連忙站起來唾沫橫飛的解釋,說著或真或假的話推銷著。 而葉父也站起來在一旁陪笑,他不會講普通話,只會聽。 這些問話的人也有的不會講普通話,用的市里話,葉耀東大致也勉強聽得懂,連蒙帶猜,聽不懂略過就行了,反正問來問去,就是那幾個意思。 跟凌晨一樣,都是雞同鴨講,反正他講的普通話,大家都聽得懂就好了。 有的人一聽價格搖搖頭就走了,也有的人邊聽邊點頭。 這些常見的魚大多數人也都熟悉,也覺得價格便宜,畢竟很多新鮮的魚一斤都要五六毛,冬天漁船去的少,貨也少,更貴,買點魚干放在家里,慢慢的吃也不錯。 大家聚集在那里,互相不認識,但是也不妨礙他們討論,心動的人都說著不貴,還可以,會新鮮啥啥的。 然后有一個人說要稱五斤后,其余感興趣的人也紛紛嚷著要幾斤。 他的魚干小買賣一下子又打開了銷售局面,就是可惜了,沒有小秤,這是他今天的一大失策跟敗筆。 不過,他之前坐下來的時候有留意到旁邊的人筐里頭有秤,但是也用不上他去借了。 “我這里有秤,用我的,我先秤,我先秤……給我先秤,我有秤……” 人群中要買魚干的人里頭正好有秤,那人也是挑著擔來市里賣東西,回去時正好路過看到他的魚干,借人家的秤瞬間又順理成章了。 葉耀東也很上道的給他稱完后,又多給了人家兩片鰻魚干,買的人也很開心,喜滋滋的收下。 一個人從葉父手中拎過繩子穿好的魚干后,人群里又開始了嚷嚷,這個要兩條,那個要五斤,葉耀東頓時變得手忙腳亂起來,嘴里還一直安撫。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