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這條路,其實在前朝也是官道,走的人也很多,只是后來大梁朝廷又重修了新的官道,這條路才年久失修,才慢慢荒廢了。” 老獵戶姓楊,五十來歲的年紀,背著一只彎弓,一邊走一邊跟姜攀介紹著。 走了足足一天,才到了那條路的入口處。 老獵戶往地上一看,指著一道新鮮的車轍道:“已經有人先你們一步了,應該也是急著趕路的人托了知情人領路走了這邊,你們看,可還需要我領路?若是不需要,我就把銀子退給你們。” 正常來說,前面有人開路了,就不需要再找人領路了。 老獵戶接這趟活,要了五兩銀子。這銀子,是姜攀自己掏的腰包。 但姜攀想了想,還是決定讓老獵戶領路,“我們既然找了你,那自然還是希望你能領著我們走。” 老獵戶笑著點點頭:“那成,既然你們信得過我,我也一定會把你們順順當當地領到那邊。” 在入口停留了一晚,第二日一早,小山村的隊伍才開始前進。 托旱情和冬天的福,這條路雖然年久失修,但路面上的雜草和一些低矮的灌木都已經枯死了。而走在他們之前的那支隊伍,把路中間的一些會擋住路的樹也給砍了,所以小山村的隊伍走起來,雖然顛簸,但真的省事了很多。 和老獵戶說的情況差不多,這條路兩側的山都比較低矮,又因為多年不曾有人來過,所以樹木長得十分茂密,所以哪怕因為旱情影響,山里的水土流失情況有限,所以沒有塌方的情況發生。 走了一整天,他們也沒看到前面那支隊伍的影子。 不過他們也不在意,有人走在前面替他們開路,是好事。 傍晚停下來扎營的時候,有村民發現林子里有野物的蹤跡。 下了場雨,不少野物都跑了出來。 村民們想去獵野物,可是又沒啥經驗,于是便求到了老獵戶那兒。 老獵戶也一時技癢,便同意了,帶著一幫子村民進了山林。 姜晚沒去湊那個熱鬧,而是叫上姜攀和陳月芝朝另一側的山林走去。 這邊的山因為遠離人煙,所以發展出了原始森林的樣貌來,要不是現在是冬天,這樣的山林,沒幾個人敢進來。 但同時這也代表著,山里的野生資源十分豐富。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