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其實是米蘇、肖宇澤那組。其他的那些專業(yè)舞者,反而不需要我們過分緊張。“鐘不群壓低了些聲音,“很快最后一組的分數(shù)也要公布了,咱么一起聽聽吧。” 盧盼盼點頭。她也很想知道鐘不群所說的“專業(yè)舞者反而不值得過分關心”背后的原因究竟是什么。 聽評委老師對各組選手的評語,比直接聽鐘不群解釋,更能夠幫助盧盼盼認清當下的比賽形勢。盧盼盼收起心神,同著鐘不群一起,重新把注意力放回到舞臺上。 主持人走上舞臺,在靠近評委席的位置站定,接過核算后的最終分數(shù)單,開始宣讀成績與評語。 “選擇了在劇場很常見的老劇目,但是卻跳得很‘例行公事’,沒有那種劇目中的人物角色應有的朝氣……” “選擇了展示功底的圓舞曲,技術特別過硬,卻偏偏沒跳出那種熱情洋溢的感覺,很是可惜……” “配合得很默契,但是即便是在臺上,也能感覺出,你們私下的關系很不融洽。你們之間對彼此的排斥,那種不和睦的氛圍,是會直接輻射到觀眾的……” 聽了一通下來,盧盼盼可算明白了,青苗杯的評審標準確實如顧青說的那樣,很是復雜多元。 不是說舞蹈技術過硬、資歷老就一定能夠奪桂冠的。 演繹一部舞劇,必須要完全沉浸到角色中;作為劇團的一分子,必須要尊敬、友愛自己的舞伴,和與自己同團的舞者們好好相處;作為一位職業(yè)舞者,舞蹈是職業(yè)生涯的全部,不能丟失自己對于舞蹈的熱愛與激情……所有這些,都是評委老師需要重點考察的地方。 盧盼盼這一組,算是除了足尖上不足,其他的方面做得都很到位;而本場比賽中大批的專業(yè)舞者,有不少都是技術技巧無可挑剔,劇目跳得熟練的不能再熟練,就是在其他的細枝末節(jié)上,多多少少存在了些問題。 扣的都是最要命的表演分。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