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重修元史之議-《大明公務員》
第(2/3)頁
正如方孝孺所言,儒門數千年正統。很難因為一個人撼動。特別是數千年來,諸子百家融入儒家之中,而今更是三教合一,佛教,道教,融入儒家之中,將來還有人引天主教,回回教入儒門之中。
既然有朱元璋的傾向,不能用行政力量誅少正卯。那就用另外的辦法,儒家有極致的包容性,在這一點上,方孝孺從來不覺得儒家會輸。最差的結果,不過是儒門之中又多了一派而已。
子學,經學,理學,氣學,心學,永嘉之學,已經太多了。不在乎再多。
當然了,方孝孺消極應付,并不代表,方孝孺什么都不做了。其實方孝孺私下里收集何夕所有學說。為的就是學透了,揉碎了。嫁接在儒家的體系之中。就好像其他各類學說一樣。
這也需要很大的工作量。
------
“不錯。”乾清宮之中,朱元璋召見何夕,夸獎道:“你算是明白其中三昧了。”
何夕說道:“兒臣有父皇點撥,如果再冥頑不靈,豈不是榆木腦袋了。”
朱元璋笑道:“你如果以為這一件事情,就已經結束了,那就太小看某些人了。”朱元璋隨即讓徐正將一疊奏疏拿過來。說道:“你看看。”
何夕接過來一看,這些奏疏全部是關于重修元史的奏疏。
何夕一一翻看。
有很多意見。
有覺得朝廷已經修過元史了。乃是宋濂主筆,各家名士參與。談不上盡善盡美。但如果而今朝廷出爾反爾,恐怕不好。
何夕覺得,這大概是原本修元史那幫人的徒子徒孫。宋濂豁達,方孝孺也算君子。對重修元史能看得開。但是并不是每一人都能做到這一點。即便他們能做到,他的子嗣弟子卻未必能放下來了。
不能眼睜睜看著何夕踩著他們上位。
還有一些支持重修元史。
但是并不支持何夕這樣大動干戈。覺得只要抽一些翰林,重新修訂便是了。
有一本奏疏,很有意思。支持何夕的意見。只是做出小小的修訂,認為,重修元史這一件事情,應該掛在翰林院門下。
這一本奏疏,真是過河拆橋,上樹抽梯之典范。來了一個移花接木,將何夕的提議全部笑納,但是何夕想要的東西,一樣也沒有。文人的腸子都轉了不知道多少個圈。
何夕一看,這奏疏是翰林院劉三吾所寫。
一下子明白了。這是給翰林院爭奪權力啊。
第(2/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定襄县|
丰城市|
永寿县|
娄底市|
台中市|
延庆县|
额济纳旗|
延吉市|
姜堰市|
法库县|
斗六市|
伊春市|
呼图壁县|
永济市|
龙陵县|
肇源县|
罗江县|
集安市|
怀化市|
疏附县|
木兰县|
浑源县|
武宁县|
图木舒克市|
灌阳县|
松江区|
于田县|
青州市|
车险|
马鞍山市|
长沙县|
桂平市|
德庆县|
专栏|
澄迈县|
灯塔市|
眉山市|
胶州市|
营口市|
宁河县|
五常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