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葉扶打算在木屋外面砌上紅磚,再敷上水泥,防止雨水和雪水流進屋子,而且屋子的臺面要比外面的地面高出一截才行,臺面高一點才防潮。 木頭鋸完后,葉扶就開始挖地基,占地面積她規劃了二十五平方,木屋內部結構包括一個小臥室,一個小廚房,一個簡易的洗漱間。 挖基地框架就用了整整一天半,在挖好的地基下面平鋪上碎石子,將杉木豎在每個折角的坑里當做柱子,柱子上已經鑿出一個凹的坑,每兩根柱子中間,將杉木橫著堆放上去,凹凹咬合的原理,把橫木和豎木嚴絲合縫鑲嵌在一起,以此類推往上堆積。 橫放的杉木,葉扶選擇的是不怎么粗的木頭,否則她一個人也抬不上去,將需要的橫木數量算出來后,根據不同尺寸鋸好,建造的時候就方便很多。 農村土房子上梁時都會用三角形固定支架,葉扶研究了那本建筑書,只是她一個人力氣不夠,做不了一個大梁,只能用一些拳頭大小的橫梁木代替,再一根一根固定上。 做好這一個大的框架,葉扶就用了五天,她對于房子只有一個要求,那就是實用,美丑無所謂,主要是牢固,要堅不可摧。 第六天,葉扶拿出塑料防水油布,從梁頂蓋下來,用釘子和小木板將油布固定好,油布很厚,能夠遮光,防雨。 但僅僅蓋上油布是不夠的,房頂的位置,葉扶在油布外面又緊緊密密地鋪上了木板,然后又在上面鋪了一層油布。 幾層保險之下,別說雨水進不去,雪落在上面,依照光滑度和傾斜度,也很難堆積起來。 廚房的位置,葉扶特意弄了一個排風管和煙囪,沒有煙囪管,只能用紅磚砌。 煙囪管出屋頂的那一截,葉扶打算做一個往外拐彎,這樣即使下雨下雪,也不會從煙囪管口落進來。 框架大致弄好,葉扶打算開始弄屋子內部的地面。 地面用鏟子拍打平實后撒上碎石子,再鋪上一層土,繼續用鏟子拍打,等地面完全壓平實了,再在上面鋪上厚實的木板。 葉扶發現人的潛力真的是無窮無盡的,只要逼自己一把,什么都能做出來。 木屋已經有模有樣,還有壁爐,火坑,廚房的洗手池,排水口,燒火爐,浴室的排水口都還沒有做,慢慢來吧,雖然天氣越來越冷了,但是也不急。 葉扶之前砍的杉木遠遠用不完,她在木屋外面做了一個五層的臺階,將剩余的杉木鋸斷,將木屋圍了起來,還差一個圍欄的木門,等房子弄好以后再做吧。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