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所以,每件抽成? 好像也沒什么不對的。 顧大年自認為想明白了,柳青山卻忍不住頭大:先賣后結,這等于是將所有的成本都轉移到了周氏布行的身上。而顧氏商市這里其實只提供了兩個空柜臺,完全不用承擔收貨的資金成本,更沒有售貨的壓力,布匹好不好賣能不能賺錢全在周氏布行自己身上。 顧七自然看出了柳青山的想法,便道:“其實周氏布行若要再開分行,所需鋪面無論是租是買也都是要花銀錢的,而我只收每匹布一成半的利潤,不但替你們節省了鋪面租金,還節省了掌柜活計的工錢。最重要的是,萬一投放的布匹賣的不好,周氏布行大可以將這些布匹收回去,再放一批合適的替換,總能換到符合的。而這期間,只要沒有賣出去,周氏布行就不用承擔任何一分租金和工錢。無論怎么想,這樁買賣周氏布行都不虧,不是嗎?” 細想好像確實是如此,柳青山聽著忍不住點了點頭。 來之前,大少爺只說了必須空出兩個柜臺,讓最多利一成半,售價等同于周氏布行。確實也沒有說過,不能先賣后結...... 成熱打鐵,顧七取了紙筆,柳青山便趁著天色還沒黑將顧七說的一一書寫下來,并且越寫越覺得顧七說的法子可行,全然沒有發現已經被洗了腦。 柳青山將顧七說的話都記錄下來后連夜回了鎮上。顧七洗漱后回到自己房間卻思考起來一件讓她不得不覺得頭疼的事情。 大康朝的文字和顧七前世的文字有些區別,類似與顧七前世的繁體,但又不完全一樣。 一般情況下結合上下文來看,大致上顧七都能看的懂。要命的是,如果自己來寫,卻很困難。倒也不是完全不能寫,如果有普通的圓珠筆求鉛筆之類,仿著寫倒也無礙。 可奈何現在只有毛筆,能看不能寫,如此一來,顧七現在就和半文盲差不多。 看來得給自己報個掃盲班了。也不知道村子里有沒有教人啟蒙的私塾,收不收大齡兒童。 /57/57871/16947565.html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