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可以說,這種商討會雖然是私下的,并不會被尋常老百姓所知,卻同時是也整個何松鎮內大小商戶都渴求的能產于的一次聚會。 因為這種商討會的背后,不僅僅關乎著何松鎮一年一次的元宵燈會的熱鬧程度,更關乎著,何松鎮一眾老牌子商戶在來年的地位和名聲。 而那些新晉的商戶則也想通過這個商討來刷個臉熟,在眾多老牌子商戶面前和官家面前留個好印象。 更勝則也想用此來擴展自己的人脈,以求自家的生意往后能越做越順遂,并且成功擠進固定的圈子內,同時也能往后被其他小商戶高看一等。 說起來顧氏商市會收到請帖出乎了顧七的意料,也出乎了其他另外十三家收到請帖的商戶的意料。 余家很細心,每家送出的請帖后頭,都有附上這次參加商討會的十五家商戶的總名單。 為此當顧氏商市四個字明晃晃的出現在名單的最末尾時,還是挑起了許多新老商戶的好奇心。 有些沒聽說過顧氏商市的商戶,當即就讓手底下人去打聽顧氏商市的情況。在得知這家所謂的商市竟然并沒有開在何松鎮內,而是開在和距離何松鎮不遠的小旗村內,更是吃驚不已。 一家不說在其他鎮縣有沒有產業,僅僅連在何松鎮內都沒有相應鋪面產業的商戶,怎么有資格進了商討會的名單? 商市?! 花樣聽著倒是很新鮮。 可再新鮮也不過是個開在村子里鄉下玩樣,有沒有生意都不好多,怎么能有資格和他們這些老牌子的商戶坐在一起商討每年的元宵燈會呢。 當然除了自視甚高,對于低于自家門檻并且不熟悉新晉商戶理所當然擺出的輕蔑和傲視的老牌商戶外。也有消息靈通的商戶早早在各處茶館酒、肆煙花巷柳,和南北商戶,甚至行腳幫嘴里聽說過顧氏商市名頭了。 甚至知道這家奇怪的商市手里有著連他們都難以得到的茶餅和煙絲的渠道門路,雖然從開張道現在不過短短幾個月,卻憑借著這些暢銷貨早就賺的盆滿缽滿。 更甚至光這張名單里就有兩家商戶,早在年前就私底下叫人假扮成過往行商,去顧氏商市以渠道批發的方式購置遠低于市場家的茶餅煙絲甚至瓷器。并且通過手底下的商隊,販賣給了附近的幾個鎮縣,因此也跟著賺了一小比。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