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見顧七點頭,方才淺笑著道:“今日這五十只醬鴨,我便做主給三爺讓一成的利,只是三爺之后若是想要再拿貨,數目和價錢卻是要另外再談過才成。” 說著錢四娘子頓了頓,見崔三皺眉,便又笑道:“三爺不妨將今日的醬鴨先拿回食鋪去試試成效。其余的事情,過兩日再說就是。” “也是。”崔三點頭:“我見你這做買賣很得章法,想來你的東家也是痛快人。那我便兩日后再來一趟。” 這邊錢四娘子和崔三正說著,那邊劉娘子已經帶著人將五十只醬鴨都打包出來,一點沒耽擱。 ...... 錢四娘子親自將崔三送出商市后,便來到顧七面前問:“東家,你看這樁生意要怎么談?” “你過兩日問問崔三爺要的量。若是每兩到三日就固定五十只的量,你便依舊給他讓一成的利。 若是他每次的量能到八十只到一百只之間,便讓一成半的利。若是百只以上就讓兩成利。 兩成利是最終低價,往后有其他商戶來問,也是這個價錢。” 醬鴨是有存放時長的,食鋪生意不比過路壓貨的商客,就市場而言,一家食譜每隔幾日就能進貨五十只到一百五十只之間差不多已經到最大極限了。 見錢四娘子聽進去后,便又道:“若是只要進貨一次兩次的,只要當場付了現銀就成。若是打算長期拿貨的商客,就讓風清擬一張契書,量多的,可以接受月結。 另外第一次上門合作的客人必須先付頭批貨的五成訂金。” 錢四娘子做事習慣隨身帶一本冊子,這會兒便將顧七的話一一記錄在冊。等寫完方才擔心的問:“往后有食鋪要的量要是過多,我怕是作坊那邊出貨會跟不上來。” 畢竟醬制醬鴨需要一定時間的,不是這邊下單,作坊就能馬上出貨的。錢四娘子會有這擔心也很正常。 普通散客也就算了,如果是簽了契書的商客,定期交不出貨,顧氏商市不僅要賠銀錢,名聲也會受到影響。 “秦娘子那邊已經在著手擴招新得人手進坊了。你等下叫風清去秦老漢那邊看看,秦家養的鴨子數目還撐不撐的住。 若是數目不足夠,就到附近幾個村去看看,有沒有其他養鴨子的人家。價錢能談的都談下來。” 現在顧氏商市的醬鴨名聲既然已經傳到了其他鎮上,就意味著不需要擔心往后出貨量,現在真正要著手準備的反而是貨源問題,這種時候供貨商能多談幾家自然有備無患。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