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小旗村雖富庶,但也不是家家日子都好過,眼下已過了農忙,你給的工錢合理,愿意回來的人定然不少。”風清道。 “我倒不是怕沒人來,而是擔心沒多少婦人愿意過來。”江陵郡的民風還算開放,何松鎮的街面坊市各處都能見到婦人出來做營生,但最終這里還是男權社會,能真正能不顧身邊人冷言冷語愿意出來拋頭露面的只能算少數。 畢竟做帶有銷售和服務性質的營業員和給主人家做幫廚打短工還是有很大的區別。 即便顧七給同樣的工錢,且做營業員遠要比在廚房忙活腌制醬肉更輕松體面,大多數婦人還是會寧愿選擇去做又苦又累的幫廚,只因這活計旁人不會說閑話。 其實是很可笑的理由,可現實卻偏偏就是如此。莫說是現代這樣的封建社會,即便在顧七前世的現代文明社會,還是又很多女人,也最終都屈服在了一句人言可畏之下。 這些都不是一人之力可以改變的,顧七搖搖頭確定不再多想,只道:“且看看吧,實在不行就多招一些男工。只是要年紀小些的。等召集后還要抽個功夫做個集中培訓。” “其實也還有其他的辦法。”風清道。 “什么辦法?” “現在賬面上還有不少銀兩,不如去鎮上找牙婆買幾個合適的丫頭來,年歲小的花不了多少銀子,且有賣身契在,又是從小教起的,做事也能規矩些。” “買人?”顧七一下子有些不適應。不過片刻后卻也接受了。 渝州府旱災嚴重,在逃荒路上,顧七其實已經見過了太多因為一口糧而將自己老婆孩子賣掉的人家。特別是那些沒成年的女娃子,最艱難的地方,半斗苞米,一筐紅薯就能換兩個。 明明是活生生的人,簽了死契后就如同畜生一般被隨便發賣,最終是死是活都沒人在意。 “那就明天去鎮上看看吧。”顧七想了想認同了風清的辦法。 現在這個世界,可不是簡單的一句‘沒有買賣就沒有傷害’就可以輕易改變的。 官家律法只說不能逼良為奴,卻并不禁自愿為奴。然而一句‘在家從父,出家從夫’便讓那‘自愿’兩個字顯的格外諷刺。 既然如此,來自己這里堂堂正正的上班賺錢,總要好過被人買去污穢骯臟的地方。等她們年歲大了,攢夠了體己前,想要退休了,再還了她們的賣身契便是。 /57/57871/14917059.html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