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說來還是第二日,柳青山有賬目的事情要尋周璃,碰巧趕上午食,周璃便讓柳青山留下來一塊吃。 沒想到巧了,桌上就有一盤涼拌山耳。 柳青山一時沒忍住便說了,自家也有些。 也不知道那日是不是大少爺心情特別好,不但與他聊了些家事,還順道說了這山耳的出處。說是南方有些富戶喜這口,因著數量不多的緣故,價錢賣的也貴。 平日里一兩干山耳就能賣三四十文。貴的時候,能賣上七八十文的價錢,端的是比肉金貴。 想起這些柳青山不由問道:“這山耳我瞧你曬了許多,不像是留著自家吃的樣子,以后可是拿這做營生?” “也算。”顧七道:“以后會收一些山貨,肉食,米糧一道做。” “這是要開鋪子?” 超市確實也是鋪子的一種,顧七點頭:“就開在村子里,小本買賣。” “那也不錯,你是個有成算的,有正經營生做,以后的日子好過了,你爹也能跟著你享福了。”柳青山沒多想,以為顧七是打算開個尋常的糧油鋪子,順道帶些旁的生意。 “只是你這山耳,在村子里恐怕賣不上價錢。 大少爺說,山耳價高,在南邊一兩就值三四十文錢,在咱們江陵郡知道的人家可不多,想要便得尋那跑南邊的行商幫忙帶,價錢自然更高。” 說著柳青山眼睛一亮:“我之前怎么沒想到,既然山耳你這里有,便是說,咱們何松鎮內也是有產的。又何苦再讓行商賺一筆跑腿錢。 且等我回去問問大少爺,若是周家的鋪子愿意收,你這山耳我可要包圓了,自然價格你放心,有我在,定是給的公道的。” 顧七要開綜合超市,那么受眾定位自然不會僅僅只是小旗村和附近十里八鄉的村民,最主要的客戶目標還是臨近的何松鎮和來往的商客。收山貨為的也是這些人。 現在如果周家愿意將山貨包走一部分,自然是最好的,周家勢大,鋪子多,整個江陵郡管轄下,乃至附近幾個江陵郡都有周家的鋪子,還有各色酒樓食鋪。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