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除了每日定時定點的去工地監工,另還要將新收上來的麥子拉去打谷場用石磙子脫粒。 好在村子里大部分人家的糧都早在前幾天就收上來了。村子里的打谷場空著,石磙子也是公用得,用不上排隊。 脫粒得時候顧大年都忍不住想夸一下還是自家閨女有先見之明,要是沒有大黃牛幫忙,這石磙子光人拉可真拉不動,村子里沒熟人,各家黃牛都寶貝著,可不好借。 脫粒后,新鮮得麥子要需要晾曬。乘著日頭好,每日白天平鋪開來,入夜收起,免得占上濕氣。這樣曬足三天,去除多余水分,就能收攏入倉了。 當然期間還有留足功夫三不五時得翻一番,避免沒曬到得小麥腐爛。 顧七的倉庫圖紙雖然看著古怪,但就搭建而言卻十分便捷,幾個師傅商量后,又不過三五日就初見框架。 顧家的大黃牛從打谷場出來就又馬不停蹄的奔波在運送材料的一線勞作中,成了顧家最勞苦功高的成員。 顧大年每日的任務里出了放羊便又多了給大黃牛備足口糧,時不時的還要順順背培養感情。 顧七找了之前打板車的木匠師傅,將自己這幾日畫的貨架貨柜圖紙拿給師傅看。圖紙倒是簡單易懂,但在圖紙上標注的阿拉伯數字師傅就看不懂了,因此就尺寸和細節上的討論還破費了一些功夫。好在著木匠一家子都沒念過書,倒也不意圖紙奇奇怪怪的備注。 顧七付了一半的銀子當定金,和木匠確認好了一個月后交貨。算算時間,剛好與超市完工時間差不多。 ...... 光陰如梭,時光飛逝。轉眼的功夫,顧七的超市已經臨近結頂了,這日,顧七正打算再進一趟南山,卻不想還沒出門,柳青山先找上了門。 /57/57871/14620077.html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