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楊志禮到最后也沒有多拿,周嚴一截也不肯給本家的舅舅外公送。 曾含之說:“你現在這么小氣?小禮這個孩子心地還可以,他就是嘴欠!” 周嚴說:“我憑什么上趕著白送他們?這也是曉南辛苦種出來的。知道小禮還有救,所以要磨煉他一下,他自己沒有主見,我也沒有必要和他伙著做事?!? 楊瀚麟對曾含之說:“小嚴做的是對的,守業和他媳婦不僅守舊, 還對小嚴和曉南有偏見,小禮要是頂不住這些,那就不能合作,更不能委以重任。” 過了年,就進入春播農忙。 農民哪里有那么多的假期,生產隊里的田地還沒有開始種,鎮上各級領導就開始為一年的打算忙碌起來。 劉青山在年初六就來梁曉南家里,和梁曉南商量養蠶的事, 他已經在南方定制了一批蠶架, 蠶農專家也請來了。 這個蠶農專家有豐富的經驗,鎮里花了大價錢。 梁曉南說:“你把人都叫去,先開動員大會,把安排給大家說說,叫大家跟著聽課,我要準備去南方進桑樹苗。你不要擔心,我到時候保證有足夠的桑葉給你?!? 周嚴那邊的二畝桑樹苗,在開初一段時間,蟻蠶吃的少,那二畝地足夠了,給她一星期的時間,縣城那邊的桑園, 她肯定就弄好了。 劉青山看她說的老結, 就先在南峰鎮各村通知,想養蠶的報名,在蠶廠養也行,在自己家里養也行,在蠶廠養蠶的發工資,在家里養的收入全部歸自己。 統一聽課,這個費用鎮里出,不用個人出。 梁曉南也給蕭鐵柱說了一聲,蕭鐵柱立馬給村里開個會,說了曉南在縣城種桑樹,和南峰鎮合作的事,問大家誰愿意養蠶,家里養也行,去南峰鎮養也行,但是田里的活不能耽誤。 家里女人去養蠶,男人必須把女人的活都干了。 大坑村的人沒有自行車,所以想養的選擇在家里養。 南峰鎮的人就不同了,鎮上的人,靠近鎮上的,家里有自行車的,都選擇了在蠶廠。 這相當于上班啊,多好, 在蠶廠還能認識很多人,枯燥的生活有了調劑, 年輕姑娘說不定還能遇見個可心的對象, 女人說不定能給兒女相中個好親家。 通知不到一星期,報名的已經爆了,原計劃招收100個人,現在報名的早過了5000人,這個數字還在拼命增長。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