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碎金灘里,依舊如同往日一般安寧和美。 因為天氣實在晴好,老太太就把后邊院子里的小茄子摘了一簸箕,打算腌漬蒜茄子。 這是北地百姓都喜歡吃的一道咸菜。 選四五寸長的小茄子,洗干凈,上鍋蒸軟,中間刨開,稍稍晾曬一下水分。 再把多多的大蒜搗碎,加上香菜末、細鹽,混合均勻。 然后把這樣的蒜泥,均勻涂抹,塞滿茄子。 最后尋一個小陶罐,洗凈曬干,保證沒有生水和油腥,再把茄子擺進去。 一層茄子一層細鹽,封口放陰涼處,半個月后也就可以吃了。 腌制好以后,無論是配粥還是面條,都是下飯的好伙伴。 新都這邊的人都口味清淡,肯定是不愿吃這樣的小咸菜,但碎金灘這里,家家戶戶都是北地過來的,口味始終改不了。 秋末時候搶著腌一些,冬日貓冬胃口不佳的時候,就全靠這些小咸菜了。 佳音跟在奶奶身前身后,幫忙遞點兒東西,打個下手,很是得用。 惹得老太太笑瞇瞇夸贊,“俺家福妞剛過完生辰就懂事了,真有大孩子的模樣了!以前跟著搗亂,如今都是奶奶的好幫手了。” 佳音遭到了表揚,笑的一口小白牙,眼睛都瞇成一條縫了,剛想顯擺幾句,結果一開口,口水卻不受控制的差點兒淌了出來,惹得老太太哈哈大笑,幾乎直不起腰! 正這個時候,蕙娘拎著一籃茄子過來,“嬸子,我來了!” 李老太最是緊張蕙娘的大肚子,三兩步跑上前接了籃子,嗔怪道,“你怎么不在家里老實歇著,到處跑什么?” 蕙娘笑道,“這幾日,您也不讓福妞過去同我讀書寫字了,我閑著太無趣了。聽說您蒸蒜茄子呢,就想來湊個熱鬧,也腌一壇子,備著給夫君下飯,他在軍中習慣了,如今吃飯口味重。” “你在后邊院墻外吆喝一聲,我給你帶出一壇子就是了。”老太太扶她坐在廊檐下的椅子上。 佳音趕緊跑去屋里拿了棉墊子塞到師傅腰后,盡量讓她舒服一些。 蕙娘揉揉佳音的小腦袋,看看院子里只有這祖孫倆,就問道:“崔夫人和瓊嫂子,還有冬梅呢,怎么都不在?” 老太太回道:“瑾柔一早就回去了,她那莊子里事情也不少,因為福妞過生辰,挪出兩日過來熱鬧一下就不錯了。侯爺給福妞找了個嬤嬤,葉山去幫忙接人了,冬梅趁這功夫曬曬被褥,洗衣衫呢。”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