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溫先生沉吟一下,應道,“柳樹巷這個王家,只有一家四口。夫妻倆,帶了兩個兒子。家里男子叫王新秋,平日在王家祖宅那邊幫忙張羅一些生意,他們自家也有一個布莊,一個古董鋪子,日子富裕。 “王新秋能寫會畫,為人極好,交游廣闊,但唯一被人詬病的是他是入贅王家。很少人知道他為什么入贅,隱約有傳說,他當年入贅是為了報恩。” 李家人聽得半晌沒有說話,只憑這些,誰也不敢確定這就是李老大。 到底還是李老太深吸一口氣,說道,“這不是小事,老二還是去王家附近等等,總要親眼看看,才能確定是不是你大哥。” 李老二點頭,“好,娘,您別急,我過去之后再仔細打聽一下。” 李老太同溫先生道謝,溫先生擺手,笑道,“我也沒幫上什么,時間太久了,又不能驚動王家,不太好打聽。” 他不好多談李家隱私,就又囑咐家仁幾句,然后眾人才散去睡覺。 崔夫人不在,溫先生不用避嫌,就住去了隔壁。 第二日一早,李老二就和溫先生一起走了。 待得進了新都,溫先生去忙差事,李老二就到了柳樹巷子附近,找個茶館,要了一壺茶,一碟子點心。 茶館許是有些年頭了,茶客都是附近的街坊鄰居。 遛鳥的,聽曲的,喝茶吹牛的,很是熱鬧。 李老二穿戴一般,但氣度卻不像市井之人,隔壁桌的老頭兒好閑話兒,就拉了他問道:“這位先生看著面生啊?到這附近是訪親還是訪友啊?” 李老二拱手行禮,笑道,“勞大伯動問,大伯眼睛真是厲害,我真不是本地人。先前隨著遷都從北邊來的,路上總總苦難,不好細說。總之如今剩一個人了,就到處走走,看看咱們江南的山水秀美,民風淳樸。” 老爺子被捧了兩句,談興更濃,索性端了茶水點心坐了過來,同他好好閑話幾句。 “先生看著年歲不大,也是讀過書的,在這城里找個營生,再娶個媳婦兒,生兩個孩子,也就安穩下來了。”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