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陶紅英趕著騾車,又去了另一個叫小王村的村子。 大榕樹村人多,在碎金灘西南也就四五里路的位置,干凈富庶。 這小王村稍稍有些遠,卻在碎金灘東南的七八里,靠近官道,村里做生意的人多一些。 李家的騾車在這里還真是買到不少東西,油鹽醬醋,一條新鮮的五花肉,甚至還有十幾塊剛出鍋的水豆腐。 佳音想起大魚燉豆腐就淌了口水,悄摸摸從空間又挪了兩條鯉魚出來。 兩條鯉魚突然沒了水,憤怒的蹦跳,甩了老太太一臉水。 她麻利的扯了繩子,把兩條魚都穿了腮,掛在筐子上,這才瞪了孫女一眼,低聲警告道,“馬上要到家了,你給我老實點兒。” 佳音嘿嘿笑,撲進奶奶懷里,涂了奶奶一臉口水。 李老太心里嘆氣,真是高興又矛盾。 不到兩歲的小孫女,就算撒嬌往她懷里撲,都知道避開她受傷的肩膀。 這么懂事的孩子,誰能不愛呢。 就是她這神奇的本事,總讓人提心吊膽。 家里如今沒什么能耐,不能幫忙行善積德,小孫女會不會折了福壽啊? “紅英啊,方才路上買的大魚和豆腐,回去加上白菜,多燉一些,給大伙兒都分分,特別是村長趙叔他們,還有張神醫(yī),新來的韓師傅,都別落下。” “知道了,娘,咱家吃什么好的,也沒落下過這些長輩啊。”陶紅英回身,掃了一眼那兩條大魚,手里鞭子多甩了兩下。 眼見太陽都要到頭頂了,她急著回去做飯呢。 千滾豆腐萬滾魚,這道大菜燉的時間短了不好吃。 果然,這個時候山上干活的人已經(jīng)都回來了。 趙玉茹和冬梅一起熬了高粱米粥,正犯愁做什么菜呢。 眼見李老太婆媳滿載而歸,別說自家人驚奇高興,就是村人也紛紛湊了過來。 “嬸子,你這是發(fā)財了,居然買了這么多東西回來?” 李老太笑著跳下車,高聲應道,“我把大榕樹村和小王村都逛了逛,運氣好,買到兩條大魚,還有豆腐,一會兒燉了,大伙兒都跟著解解饞。” “不了,不了,嬸子,你留著給孩子們吃吧。家喜家安還傷著呢,就是福妞都嚇壞了,多給孩子們補補。”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