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佳音偶爾翻翻,對繁體字實在是頭疼,也認不全,就擠到崔夫人懷里,鬧著要她讀書。 崔夫人倒是歡喜小丫頭好學,于是摟著她半靠在床鋪上,腳下踩著暖燙的石頭,蓋著厚厚的被子,兩人一起讀書。 碰到感興趣的,佳音就聽得眼睛亮晶晶,無趣的詩詞,佳音就當催眠曲睡的口水橫流… 陶紅英先前還擔心崔夫人厭煩,但慢慢瞧著她抱著佳音,臉色特別的溫柔,她也就打消了把閨女拎出來的念頭。 同為女子,她更能體會到崔夫人心里的悲苦,若是閨女的童真能給崔夫人帶來一點兒慰藉,也算好事了。 就這般,佳音白日聽故事聽書,晚上躺在被窩里,偷偷在空間練習精神力,照顧那些雞鴨鵝豬,日子倒也過得飛過。 某一日村長翻了翻包裹里的黃歷,突然嚷道,“哎呀,還有三日就過年了!” 這一句話讓眾人都是忙碌起來,雖然逃荒在外,條件有限,但年還是要準備一下。 舊的一年可以辛苦,可以悲傷,可以迷茫,但新一年即將來臨,必須祈求風調雨順,祈求平安健康。 這一次,李老太決定,包一頓讓全家都能吃飽的餃子,不加高粱米粥了。 討個好兆頭,也給全家鼓鼓勁兒。 以前都是老太太看著細糧袋子,這次佳音利用三嬸子第一次舀面的機會,偷偷添了兩瓢。 趙玉茹還以為小山洞那邊給的,也沒在意。畢竟那邊人少,糧食相對算很多了。 正好李老太還在說著,“把溫先生和崔夫人,還有張神醫都請來吃年夜飯吧。再問問老趙他們幾個,能請來都請來。” 許是怕兒媳舍不得,她又道,“老趙幾個原本就是跟著咱們家吃飯的,溫先生是家仁的先生,張神醫是葉公子托付給咱們家的貴客,都不能落下。” 陶紅英和趙玉茹當然應了下來,于是,大年夜這晚,李家山洞里簡直人滿為患了。 李家準備了鹿肉干菜和野豬肉蘑菇兩樣餡兒的餃子,燉了大盆的兔肉,熬了野雞湯,烙了高粱面和細面摻一起的兩合面餅子。 所有人都是吃的飽足,說說笑笑,熱火朝天。 其余山洞也都是如此,孩子們玩鬧,大人們閑話。 這樣的亂世,還能有這樣的日子,人人都好像做夢一般… 但過了年,隨著山林里的積雪在融化,各家的糧袋子在變少,所有人都知道,再次踏上征程的日子即將來臨了。 又等了半個月,山林里陽坡的積雪已經差不多融化沒了。 所有人都開始拾掇行李,再是舍不得,但座椅板凳一類東西,該扔下還是要扔下。 李老三帶人做了二十個大爬犁,各家把東西裝上去。 選在一個還很冷的清晨,所有人飽飽吃了飯,靜靜望著住了四個月的山澗,眼里都是不舍。 特別是家仁,郭家的書太多了,實在帶不走,只能留下大半,等著以后找機會來取。 雖然洞口被叔叔和弟弟扛了大石頭堵住了,不會有鳥獸進去禍害,但他還是擔心,畢竟這些書太珍貴了…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