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楊破虜說出了自己擔憂。 “你說的我當然知道!” “可是兩軍交戰,最重要的就是看誰能沉得住氣,誰才會是最后贏家!” “如果你們貿然出兵攻打襄陽,被宋軍抓住機會反撲了,導致實力大損,到時候樊城一丟,唐、鄧告危,這不是又回到廣成關之戰前的局勢了嗎?” “所以帶兵大仗切記要記得穩、準、狠才行!” “至今其它,不要多想!” “想想當年曹孟德官渡之戰時,面對的是什么形勢?” “謝安淝水之戰,面對的又是何等強敵呢?” 王克說出了自己見解。 “王先生金玉良言,我楊某真是受教了!” “難怪陛下如此看重王先生您的!” 楊破虜表現的很是謙卑。 “我一直也很仰慕陛下,仰慕你們陛下的膽識、仰慕你們陛下的才華!” “可惜一直沒有機會見面,沒有機會啊!” 王克心里當然是很贊賞許仙的了。 “到時候!” “陛下回洛陽了,您一定有機會見到我們陛下的!” “我們陛下可是一個十分重情重義,管容大度之君呢!” 于是楊破虜和王克開始繼續暢談了起來。 復州城。 “朝廷有命,國師有令!” “所有年滿十歲、未超過六十五歲的男丁,必須充軍!” “否則以法令處之!” 一將領在復州城中宣讀著一份文書。 “什么?” “十歲的孩子都要去前線打仗?” “這…這也太過份了啊!” “可不是嗎?” “這不僅靠的十歲的孩子,連六十五歲的老人居然居然都要去前線打仗!” “這還讓不讓我們老百姓活了!” “給不給我們活路了啊!” “沒辦法!” “這是國師和周節制的命令!” “什么國師?” “我看就是一個惡僧!” “惡僧!” “只有這樣的惡僧才會出這樣的餿主意來害我們這些老百姓!” “可不是嗎?” “之前你們沒聽到過,有很多剛滿十歲不到的孩童都被抓去充軍了嗎?” “而且那些官兵更是讓那些孩童互相殘殺,以此來訓練孩童殺敵的本領呢?” “最后幸得一位女菩薩相助,才幫助那些可憐的孩童們逃出來!” “如今官府又下這樣命令!” “看來那些孩童還是逃不過上戰場,送死的遭遇啊!” “沒想到官府行徑也是如此卑劣,如此殘忍!” “我們大宋的老百姓!” “老百姓可真苦!” “真苦啊!” 一群復州百姓看到這布告后,都表現出了無比失望的情緒。 “是誰在造謠?” “誰在造謠?” 這時一群官兵立刻朝布告處圍了過來。 “剛才是誰在造謠生事?” “是誰?” 不一會,一名官員走了出來。 “這…這莫非就是那個襄陽知府中路軍周節制?” “他就是那個當初假報消息給朝廷的周知府!” “聽說這人比那法海和尚還壞!” “是個大壞人啊!” 這時,還是有百姓在暗地里竊竊私語。 /106/106519/28976876.html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