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又一人腰懸短劍,從左側人群中走出,他伸手遙指右側人群簇擁的貴婦人,眼中寒芒爆射,鏗鏘有力道,“陛下,皇后李氏心術不正,擅用歪門邪道,數次欲圖謀害二皇子,證據確鑿,人神共憤。所謂上梁不正下梁歪,有其母必有其子,如此陰謀詭譎的大皇子,大漢江山若由他執掌,恐怕不日便會傾頹??!屆時,我等該如何面對九泉之下的先帝?。 ? “一派胡言!”一名身著身穿淡黃衣衫的老人,從右側陣營竄出,唾沫橫飛,“陛下,事出反常必有妖,二皇子降世時,天地無色鬼哭狼嚎,此乃妖星降世之兆,此子不除,恐天地不得寧日,人間不得安生,臣等懇請陛下,即刻處死二皇子,并處二皇子生母張氏以車裂之刑,以安天下民心!” 在天子劉彥眼中,在眾目睽睽之下,一方話鋒直指當朝皇后,一方怒斥二皇子為妖星降世,看來,今夜之事,無法善終了。 隨著越來越多的人諫言,場中聲音逐漸嘈雜,兩方人群由諫言轉為駁斥,旋即展開罵戰,氣氛愈演愈烈,漸成鼎沸之勢。 就在一眾白頭們吵得不可開交之際,始終冷眼旁觀的劉彥,手中吞鴻驟然出鞘,一陣金光伴隨著虎嘯龍吟之聲,冠絕全場。 全場鴉默雀靜,站在劉彥身后的軍隊和身前的王公貴胄們紛紛側目,眼不斜視,等待著劉彥下達最后的決斷。 這位剛剛繼位四年的壯年天子,并沒有即刻發聲,他面色深沉,在華蓋下往返踱步,每走一步,他的臉色便陰沉一分。 忽然,遠方一陣健馬長嘶,一名渾身是血的男子,自長安城急風暴雨般策馬卷來,及近天子華蓋,他匆匆下馬,傲然漠視天子劉彥,徑直走到右側陣營,利落拱手,肅聲道,“諸位大人,城中作亂的二皇子一黨,已經盡數被我等誅殺殲滅。下步如何,請大人們明示?!? 時局已經十分明朗,左側陣營乃是二皇子的支持者,右側陣營中乃是大皇子的支持者,雙方人群各自簇擁的,乃是皇后與二皇子生母張氏,而兩名貴婦懷抱的一大一小兩個嬰兒,便是天子劉彥僅有的兩個兒子。 大皇子生母,當朝皇后李鳳蛟性格剛烈,二皇子生母,長使張蝶舞生性溫婉,兩人性格相左,卻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都出生在世家大族。 張蝶舞淡泊名利,本無爭權之心,奈何匹夫無罪懷璧其罪,在二皇子出生后,雙方家族匯聚天下英豪,開始圍繞太子之位展開龍爭虎斗,隨著爭斗逐漸白熱化,太子一黨和二皇子黨都不愿再繼續無休止地纏斗下去,于是,他們在今夜不約而同地僭越皇權,在帝國京畿強行刀兵,展開了殊死相爭,而從方才染血男子匯報結果來看,大皇子黨棋高一著啊。 場中安靜的落針可聞,就連獵獵旌旗也識相地不再隨風飛舞。 劉彥聽聞來人此言,挺拔如松的腰桿頓時松懈,他深吸一氣,面露不忍地看向左側陣營中溫婉嫻熟的張蝶舞,嘴唇顫動,想說些什么,卻喉嚨發緊欲言又止,只感悲從胸出,淚水頓時溢滿了眼眶。 冊立一國儲君乃是皇族家事,本不該在眾目睽睽之下研討商榷,而劉彥這位本應權傾天下的帝國執劍者,居然沒有能力左右政局,他無法號令身后的數十萬軍隊,無法壓服朝臣世族停止內耗,無法阻止這場醞釀已久的腥風血雨,甚至連保護賢妻幼子的能力都沒有。 皇權旁落,無枝可依,這不禁讓人黯然傷神,扼腕嘆息。 此刻的劉彥終于明白,他的權力,已經在兩代帝王的縱容寬典之下,被世族豪閥們徹底架空了。 他這個帝王,當的窩囊啊。 事已至此,劉彥自知處境維艱,如果今日一個處置不好,世族們明面上撕破了臉皮,東漢末年群雄割據的局面,將會再度重演,太平了一甲子的大漢帝國,將重新卷入無休無止的相互征伐中。 劉彥一個踉蹌,決然背過身去,閉眼長嘆一聲,“爾等,自便吧!” 閉眼不看,這或許是劉彥,最后的尊嚴。 他沒有給群臣結果,卻已經有了結果。 人在絕境,總想逆風翻盤,擁戴二皇子的朝臣和世族們見天子劉彥已經放棄了他們,紛紛暴起怒吼,“勝者為王敗者寇,兄弟們,今日,拼啦!” 勢頭正盛的大皇子一黨見狀,異口同聲拔劍爆喝,“眾臣工,剿滅叛賊,就在今日,殺!” 戰鼓雷鳴,兩軍廝殺,刀槍劍戟,寒光照天,不消一個時辰,二皇子黨幾萬顆人頭,倏然落地。 最后,絕美王妃張蝶舞,懷抱二皇子,孤零零站在堆滿尸骨的戰場。 所有朝臣、將軍、豪閥、士兵全部看向劉彥,口中不斷呼喊‘斬妖星,安天下,斬妖星,安天下’。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