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秀家聽聞點了點頭表示其已了解,隨即繼續開口問道“你是否知道織田家成名技——三段擊法?為何不然我們的士卒使用次法使得鐵炮射擊延綿不斷?” 作為一個戰國迷,很多人都是從游戲中的三段擊戰法開始入的坑,因此對這種戰法有著癡迷一般的崇拜,一直覺得此戰法是超越世代的創意,是織田家致勝的關鍵。 遠藤俊通開口說道“其實此法亦有弊端,其鐵炮眾需要交叉列隊,后排等待的鐵炮眾容易被敵方的遠程火力殺傷,其火力的延續性只能持續最開始三輪射擊、幾十秒鐘,之后整個鐵炮隊整個陷入沉默毫無還手之力,加之隊列交換需要極高的協作性,即便是織田家也很少正式使用。” “其實最早使用三段擊戰法的是明智日向守,后來由右府大人將他發揚光大,但是其中的弊端也是難以彌補的。” 秀家若有所思的點了點頭,又想起了歐洲拿破侖戰爭時期的三段擊,是隊伍排成三列,第一排射擊后蹲下,第二排繼續射擊后再蹲下再有第三排射擊的策略。 只是不知道這會不會比此刻日本的設計方法好呢?于是秀家將自己的想法陳述出來,供遠藤俊通參考,期初他對秀家的想法表示驚訝,若有所思的點了點頭,隨即又要了要求否定了這個想法。 “火繩槍之間必須要保持安全距離,殿下這樣的想法恐怕很難實現,萬一后排的火繩彈到前排正在裝填彈藥的足輕手上導致殉爆怎么辦?” “而且此火繩槍延續性射擊的問題不在于排列城什么樣的隊形,而在于裝填速度的問題。殿下此法還不如織田家的三段擊法呢?!? 秀家聽到遠藤俊通的解釋也點了點頭,確實如他所說,在燧發槍裝備之前,秀家這個想法并不實際,隨即秀家又開口道 “何不由第一排鐵炮手負責射擊,后排鐵炮手只負責裝填呢?前排鐵炮手原地不動,后排鐵炮手輪流遞上裝填好的新鐵炮給擊發手擊發,接過剛剛經過擊發的老鐵炮跑到后排裝填?!? “因為后排裝填手不涉及擊發,這樣整個鐵炮隊列就可以比以往更加密集,射出的鐵炮彈丸也可以在一定面積上形成更加有效的殺傷???” “那么如果前排擊發手陣亡后,缺少了擊發手的裝填手又有什么意義呢?”遠藤俊通不解的問道。 秀家聽到他沒有理解自己的意思,急切的解釋道“所有擊發手和裝填手都需要擊發火炮,因此都需要進行鐵炮訓練。一旦擊發手陣亡后,后面一位裝填手可以接替擊發手位置繼續擊發。” “您這樣做的意義,和我們現在一輪齊射后躲在隱蔽物后裝填有何區別?” “當然有區別,齊射只能造成短暫的火力壓制,而這種戰法雖然在短時間內鐵炮密度不高,但是具有持續性,可以在攻城戰中廣泛使用,長時間壓制城頭上的火力啊!” 確實這么做的原因不再與鐵炮物理火力的持續性,更多的是在對方的心理造成壓力。 試想一下一遍是固定時間的大面積攻擊,一遍是不間斷的小范圍火力射擊,前者我只要算好時間隱蔽即可,后者根本不知道下一輪射擊會不會射到自己的頭上,哪個給人造成的心理壓力更大?明顯是后者。 “搜嘎,殿下的想法確實不錯!此戰之后我就對火器備進行訓練。”經過秀家這么一點撥,遠藤俊通終于明白了其中的奧妙“請殿下為此戰法命名。” “嗯~就叫連續射擊吧”秀家思考片刻將那些花里胡哨的名詞統統拋掉,最后還是給它想出了這個樸實無華但是更加貼合的名字。 就在秀家這邊聊天之時,從城北側響起了歡呼聲,不多時有使者來報,岡崎城大手口已被朱雀備拿下。 秀家聽到這個消息非常高興,下令通報全軍鼓舞士氣。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