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九十三章 敲定價值30萬貫的對明貿易-《備前宰相》


    第(1/3)頁

    秀家并不想關心李家的背景,反正不是現在的秀家可以招惹的存在,秀家只是關心李家在劫掠了他們船只之后,又原封不動送回的原因,釋放出如此的善意,李家所求恐怕不小。

    秀家整理了一下思緒繼續說道“本家初涉海貿,有許多規矩不甚了解,此次多多感謝李家找過了,小國物貧,無以為報,但是今后但凡有用得到本家的地方,盡管開口。”

    李國助和李忠國聽了秀家的話,交流了一下眼神,由李國助繼續說道“其實本家早在九州聽聞西國的備前可以自制火藥,價格只是南蠻商人的一半,火藥威力與南蠻火藥相差無幾。”

    “以前我們都不相信,日本沒有硝石,火藥只有進口,從沒有聽過哪國是出口的,直到在你們運往九州的貨船上見到實物,這才相信。”

    “殿下放心,我們李家絕對不詢問羽柴殿下這硝石的出處,也不會干涉殿下的內政,李家只管做貿易,我們李家想要獨攬殿下的火藥生意,價格加兩成。”

    秀家聽聞李旦想要獨攬宇喜多家的火藥貿易就是一驚。

    別看宇喜多家大造廁所,發展土法煉硝,但是這東西會造成極大的環境污染,只能在高粱川、四川、旭川等水量大的河流入海口附近進行生產,生產過程中的污穢之物直接排入大海。

    饒是如此,土法煉硝發展至今,宇喜多家火藥依然受限于硝石的產出,火藥的總產量上不去,去年一共生產了成本10萬貫的火藥,自家使用3萬貫,以6萬貫的薄利供應給羽柴家等親近大名5萬貫,正在賺錢的是那成本2萬貫的火藥,賣出去了3.5萬貫。

    一般來說,我們都普遍認為日本不產硝石,比如在明人鄭舜功收集的日本資料《日本一鑒》中便說日本不產硝石,“近則竊市于中國,遠則興販于暹羅”云云。

    上述說法雖然不完全正確,例如在日本越中、飛驒就有些土產硝石,但以上的本土硝石產出量相比進口的量,簡直可以忽略不計了,因此幾乎也可以認為日本不怎么產硝石,或者說本土硝石根本滿足不了使用需求。

    秀家為了拓展貿易上限,在賤岳之戰結束之后,就與羽柴秀長合作,讓其幫忙從飛驒進口硝石,預計今年可以產出13萬貫的火藥。

    秀家也明白,中國產硝也不足,整個東亞的硝石都要靠暹羅和三齊佛供應,李旦從浙江、福建購買從暹羅進口的硝石,再自己加工賣到日本。

    從明商在九州販賣的火藥只比南蠻商人低1成來看,明商的火藥成本其實并不低,利潤的大頭都被硝石貿易商賺走了。

    而如果可以在日本當地獲得一個穩定的火藥供應商,不僅可以降低火藥的采購成本,運輸成本也大大減少,只是宇喜多家這邊火藥供應并不多,因此就只能退而求其次,關注另一個方向——火藥價格。

    宇喜多對外出售的火藥雖然已經有了70%的毛利,但是相對于南蠻和明國火藥來說依然便宜很多,如果不是供貨量不足,完全是實打實的價格傾銷。

    想到這里秀家就明白了他們的意思,秀家對外傾銷的低價火藥,雖然量不大,但是已經嚴重打擊到了他們火藥定價的自主權,因此寧愿加兩成的溢價。

    更關鍵的是,如果其壟斷了宇喜多家便宜火藥的出口,遏制了低價貨源供應,可以保持其在九州火藥的價格,等過段時間,還有誰會記得火藥曾經有過這樣的低價呢?。

    這個邏輯就好像90年代可口可樂來中國與本土企業合作辦廠一樣,經歷了打價格戰,補貼小廠代工生產等模式之后,全中國的可樂生意全被洋品牌包攬了,本土可樂品牌要么被金錢收購,要么被貿易站打垮,如今李旦的想法與后世的歐美商人何其一致。

    雖然想明白了道理,但是秀家還是開口說道“對于火藥貿易,我們向來來者不拒,賣誰不是賣呢,不過本家生產火藥,優先目的乃是保證本家的火藥供應,多余才是出口賺錢。”

    “同時本家是羽柴家的家臣,作為家臣,為主分憂這是義不容辭的事情,羽柴家需要火藥供應,本家沒有不給之義,這兩塊就占據了本家生產的大部分火藥。”

    “如今李先生想要向本家采購火藥供應九州,本家恐怕沒有這么大供貨量給你們啊,就這點貿易量,李先生你們也看得上嗎?”

    “無礙,因為價格便宜,且能省去運費,量多與少,無非是成本總量下降多少的問題,對于本家而言,已經是賺利了。”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台东县| 定州市| 麦盖提县| 綦江县| 太康县| 衡阳县| 南京市| 丹东市| 中方县| 云林县| 西丰县| 泰和县| 志丹县| 茌平县| 华蓥市| 阿荣旗| 利津县| 嘉义市| 社会| 平谷区| 淮安市| 禹城市| 南澳县| 罗平县| 西吉县| 缙云县| 三门县| 甘洛县| 靖州| 刚察县| 晋宁县| 鲁甸县| 莲花县| 灌云县| 民勤县| 板桥市| 来宾市| 龙南县| 海原县| 钟山县| 霞浦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