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這個小周才剛到南京,而且還是毫不客氣地說了一堆硬邦邦的話,校長卻是立馬回心轉意了。
難道是聽慣了奉承恭維的話,來了個愣頭青就反倒起了意想不到的作用,隔鍋香的意思?
但不管怎么說,校長終于松了口,時間還來得及,下面就好辦了。
當下陳上將筆直著身軀,立正道:“是!卑職之前和參謀部已經商定了撤退的步驟,先發起一次全線進攻讓日軍摸不清我們的意圖。然后各部隊開始有序撤退,只需要兩天時間就能全部撤到吳福線和錫澄線。”
然后他指向地圖道:“吳福線原計劃是以不低于10個師的兵力進行防御,現雖只有3個師,再加上校長剛才部署的21集團軍,堅守一個月還是有把握的。”
“錫澄線的情況要稍好一些,原本就有5個半德械師駐守,現在又有了校長支援的川軍27集團軍,兵力上也比較充裕,保守一些也能堅守1個半月時間。”
“不行,要給各級主官下死命令,兩道防線都必須堅守2個月以上,你馬上去安排。”
“是!”
……
1937年的10月30日,位于原日軍海軍司令部大樓的一間辦公室,日軍華中方面軍司令官松井石根大將正在對著地圖沉思,旁邊幾個參謀軍官都屏氣靜立,不敢打擾司令官閣下的思緒。
就在今天凌晨,讓松井石根老鬼子想不到的是,本已經全線退守,被壓縮到了蘇州河南岸的華夏軍隊突然發起了全線反擊,一時打得日軍有些措手不及。
只是,由于江灣、羅店、大場等幾個戰略要地現在已經被日軍牢牢控制,華夏軍隊的反擊雖然突然,但還不至于會動搖淞滬十幾萬日軍的戰線。
只是,松井石根就有些納悶,華夏軍隊發起反擊的目的是什么?
以現在淞滬戰場的態勢,華夏方面要奪回戰場主動權的可能性已經幾乎為零。也就是說,經過兩個多月的殘酷鏖戰,這場百萬人規模大會戰勝利的天平已經倒向了日軍,全面占領上海只是時間問題。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