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御書房。 大明皇帝穿著便服,臉色十分難看。 剛才他更跟燕妃在快樂呢,忽然聽見一聲巨響,差點沒讓他馬上風。 值夜的太監告訴他,京城西邊出現了沖天的火光。 這讓他差點以為是有叛軍殺入了京城,馬上派了金吾衛的指揮使魏子云帶人去查看,同時將張伴伴叫到了身邊。 得知并無叛軍,只是火器監的火藥庫爆炸之后,大明皇帝還是來到了御書房,一定要查清楚這到底怎么回事。 大明的火器比其他國都要強大,這也是大明能夠占據中原的基礎。 若是沒有火器,大明的軍力會衰弱一大截。 魏子云來到御書房的時候,大明皇帝急忙問道:“魏卿家,到底發生什么事了,火器監怎么會出意外?監丞怎么沒來?” 他這個當皇帝的都大半夜的來御書房呢,監丞半夜進宮面圣怎么了? 魏子云低著頭:“陛下,火器監監丞中毒死了,不確定是服毒自盡,還是被人下毒殺死。” “爆炸的地方是火器監的一處秘密倉庫,處在西邊人少的地方,好在沒有造成太大的傷亡,火勢也已經被撲滅了。” 大明皇帝稍稍松了口氣,沒有叛軍,沒造成太大的傷亡,總算是不幸中的萬幸。 “到底是怎么回事,有人偷盜火藥嗎?” 魏子云:“陛下,臣不知。但在現場還見到了東廠和西廠二位廠督的尸體。” 大明皇帝豁然起身,死死的盯著魏子云:“你再說一遍?” 火器監的監丞死了,他并不在乎,換個人就行了,反正火器監更重要的是那些工匠,回頭交給東西二廠查明緣由即可。 該抓的抓,該殺的殺! 可現在萬喻樓和劉喜都死了,這可是他手中最重要的兩顆棋子,沒有了他們,他對朝堂的掌控力必然會飛速下降。 魏子云再次說道:“陛下,東廠、西廠二位督公都死了,尸體就在殿外。” “除了臣,東廠、西廠的大檔頭也都見到了,還有錦衣衛的二位千戶官,陛下召見他們一問便知。” 東廠、西廠兩位檔頭進來,將他們提前準備的“證據”都羅列了出來,甚至還有準備好的證人,都說是對方陷害。 但兩人都很聰明的不再提錦衣衛的事情。 他們頭頂罩著的人沒了,這時候再得罪錦衣衛指揮使林浪,那就真的是想給兩位廠督陪葬了。 王五和賈六只說他們是聽見動靜,就帶著幾個手下趕了過去,得知與江湖人無關就打算離開,其他一概不知。 絕對不是林浪安排他們過去的,他們倆今天晚飯之后也沒見過林浪,也沒見過林浪府里的任何人。 等所有人都出去之后,大明皇帝看向屏風:“張伴伴,你怎么看這件事,真的是萬喻樓和劉喜互相算計,同歸于盡了嗎?” 張伴伴從屏風后走出來:“陛下,萬喻樓和劉喜都不會有膽子強殺對方的。而且老奴還知道,他們前段時間曾暗中見面多次,似乎在商議著共同對付某個人。” 萬喻樓和劉喜都是司禮監秉筆太監,掌印太監的位子就一個,所以他們要聯手對付的肯定不是掌印太監,那么還有哪個衙門或者哪個人,是讓兩人都忌憚的,已經不言而喻。 大明皇帝死死的抓著手中的鎮紙:“你的意思是,他們原本要聯手對付林浪?” 這兩人為了爭權奪利瘋了嗎?林浪死了,誰來震懾江湖? 還想再來一次江湖人闖京城,鬧著要進宮面圣的事情嗎? 雖然林浪沒有按照他想的,將日月魔教招攬過來,北少林和武當派也不聽調令,但至少林浪在,可以讓那些江湖門派不敢放肆,偶爾還能打探到一些其他國的江湖事,進而推斷出其他國朝堂的一些動向。 上次大理太子過來,若非林浪,他與大明朝堂的臉都丟盡了。 他是對林浪有些惱怒,可卻需要林浪,萬喻樓和劉喜怎么敢這么做! 更讓他想不通的是,萬喻樓和劉喜二人既然聯手,又怎么會同歸于盡? 目的還沒完成,總不會因為分贓不均而動手吧? 那火藥爆炸,跟兩人到底有什么關系? 張伴伴低著頭:“陛下,他們要殺錦衣衛指揮使,總需要一個替死鬼。如果能將對方干掉,再栽贓嫁禍,他們就可脫身,同時權力也得到極大提升。” “只是老奴也想不通,為何他們不先殺了林浪,他們也一定還有事情瞞著陛下,老奴這就派人調查清楚。” 大明皇帝嘆了口氣:“這件事要查清楚,那現在誰來執掌東廠和西廠?” 司禮監的秉筆太監都沒了,就算張伴伴去掌管一個,那另一個怎么辦? 他身邊也需要人護衛,靠那些隨堂小太監嗎? 張伴伴不吭聲,他可不會推薦人選,交給陛下自己考慮吧。 大明皇帝揮揮手,讓張伴伴下去了,他也在沉思。 看來只能從其他監的總管太監上選擇合適的人了,東廠、西廠不能消失。 尤其是西廠,本來他跟劉喜都計劃好了,要對邊鎮十大總兵動手,就在下個月初,將那些人都抓了,替代的人都已經選好了。 可現在劉喜死了,誰來執行計劃? 這兩個太監死亡,攪亂了他許多計劃,也讓他對朝堂的掌控力下降許多。 兩個關鍵位置的人選,必須好好挑選,否則沒能力又有權力,一定會壞大事的。 那么這段時間,沒有了兩廠,朝堂那些權臣還如何約束?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