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八月十日劉欣雨與劉新建帶著三家廠的產品托運單回到京城。 回到暢春巷,進了房子就像進了蒸籠一樣,開門透風灑水清掃,一通忙碌下來,姐弟倆的衣裳都被汗透了。 劉新建提著熱水瓶跑去巷子里的老虎灶打來開水,這是專門為劉欣雨打的,他自己則用自來水胡亂擦了擦,換了身干凈的衣服,背上自己的雙肩包道:“姐,你先兌了熱水擦一擦,我把托運單給于廠長送過去。” 這次發過來的貨有點多,沒有貨車只憑他們兩個人肯定拿不回來。 他們這次回來得早,事先也沒有與于敏聯系,下了火車也沒有去提貨,而是直接回的暢春巷。 貨不可能在火車站的貨運室放太久,一是貨到不提是需要支付存放費用的,二也是夏季雨水比較多,貨運站的庫房不漏雨很少,而且遇到漏雨,損失自負,因此貨既然到了當然是越早去取回來越好。 劉欣雨本打算換身衣服就去盛華服裝廠,既然劉新建主動提出去送托運單,劉欣雨也就不勉強自己了,細細交待了幾句,目送劉新建騎著自行車直奔盛華服裝廠。 收拾好自己,把兩人換下的衣服洗好晾上,又是一身汗。 這房子實在有些熱,在屋里實在有些坐不住,劉欣雨干脆出門往四合院去,按暑假前張寶根的說法,辦事處最遲八月中旬就搬走。 雖然現在才八月十日,只能勉強擦著中旬的邊邊,但是說不定人家辦事處已經搬完了呢。 如果辦事處已經搬走,那么自己就可以直接住進四合院了。 辛雨生在這座四合院,長在這座四合院,對這座四合院實在是太了解了。 雖然辛雨懂事的時候,家里的條件已經相當不錯,幾間住人的房間都裝了空調,但是她十分清楚,這個四合院通風性能很好,院子里又種了幾棵大樹,夏天尤其清涼。 就算不裝空調,也比一般的房子要涼快好幾度。 在這個離空調普及還有差不多六、七年的年代,這座四合院堪比天然的避暑勝地。 晚上睡覺不但不用電風扇,后半夜甚至還得蓋上薄毯。 只是讓劉欣雨驚訝的是,已經十號了,辦事處似乎完全沒有搬家的跡象,連暢春大酒店也依然在開門迎客。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