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雖然運費還有方明的出差費用,讓成本有所提高,但是相對于襪子的利潤,這點成本還是可能接受的,更何況現在方明的工資和出差費用經過三家商議,從兩家分攤變成了三家分攤。 于敏一再向劉欣雨提出追加襪子的訂單,。 有追加訂單,說明自家產品旺銷,劉欣雨當然求之不得,不過她的心里也十分清醒,絕對不能盲目追加訂單。 這個追加的量必須控制在生產能力范圍之內,而且還必須考慮各種因素。 因為一旦完成不了訂單,違約金的賠償金額很有可能讓廠子陷入倒閉的困境。 「追求訂單當然可以,但是每個月不可能各追求一萬,各追加五千吧。」經過慎重考慮,劉欣雨把于敏提出的追加量直接擋腰砍了一刀。 于敏疑惑地看向劉欣雨,按現在這個出貨量,她提出的追加量應該是可以完成的,為什么劉欣雨要砍量,而且一砍就是一半! 劉欣雨倒也沒讓于敏多猜,簡單地做了解釋。 當然這個解釋并不完全是真,充其量也就是半真半假。 在沒有更多機器加入之前,劉欣雨并不打算讓這五臺機器玩命地生產,這樣對機器的損耗太大,一旦機器玩壞了,損失可就大了。 另外劉欣雨確實打算開發(fā)童襪市場,雖然成人襪市場十分火爆,童襪市場還是個未知數,但是劉欣雨卻十分看好童襪市場。 三天前特地打電話回去,讓劉青松停一臺生產長筒襪的機器,按照之前留在家里的說明書修改控制程序,生產一批童襪讓方明帶來京城。 當天劉青松就給劉欣雨回了電話,童襪生產十分順利,而且質量扛扛的。 劉欣雨的解釋雖然不能完全消除于敏的疑惑,卻也讓于敏找不到更好的理由來說服劉欣雨滿足她的追加量,只能嘆了口氣接受劉欣雨擋腰砍過的量。 從五月份開始,青松襪廠,每個月向盛華服裝廠提供一萬三千雙連褲襪,一萬五千雙長筒襪。 兩天后方明帶著提貨單和兩大包童襪來到京城。 這天是星期二,劉欣雨不方便請假,只能由于敏去車站接人提貨。 看著方明背上背著個大包,手上還拎著個大包,于敏自是十分驚訝。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