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今天帶出來的有一多半是長筒襪,只有小半是連褲襪。 不是劉欣雨不想推連褲襪,而是京城市場上似乎還沒出現連褲襪,帶上二三十雙就是想試試水,沒想到商標局里的這些工作人員,在得知怎么穿之后,硬是把長筒襪連同連褲襪一起給包圓了,甚至還有些不太夠。 「欣雨姐,沒想到咱們的長筒襪和連褲襪這么受歡迎,等會兒你忙你的,我自己去商場推銷就可以了。」從商標局出來,方明興奮得手舞足蹈,仿佛市場大門已經為他打開,只要他走進去就能把自家的產品推銷出去。 劉欣雨微微搖了搖頭,卻也沒說什么。 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人們的生活水平也在不斷提升,像京城這樣的大都市,那些有工作有收入家庭負擔又不太重的女性開始講究起穿戴,穿裙裝的女性越來越多,長筒襪連褲襪自然也就有了市場。 但是想把長筒襪和連褲襪推向市場,并沒有方明想像的那么容易。 這個年代雖然在不少城市有了小商品市場,但是規模都很小,遠沒有幾十年后的興旺和發達。 長筒襪和連褲襪要推向市場,依然還得通過那些國營商場。 青松制襪廠只是私人辦的小廠,想打進京城的商場,談何容易。 劉欣雨倒是想讓方明去北湖省會的漢正街小商品市場看看。 漢正街小商品市場比義烏小商品市場開得還要早,已經開了快五年,憑借優越的地理優勢,發揮著引南接北,承東啟西的流通功能,是中部地區的小商品集散地。 如果能在漢正街小商品市場打開銷路,不說銷往全國,至少中部地區的銷售是不用愁了。 當然劉欣雨也沒有打擊方明的積極性,而且她也希望自家的襪子能通過方明那張三寸不爛之舌能在京城一炮而紅。 「行,不過再忙也得先吃飯。走,今天咱們去吃京大教工食堂的小鍋菜。」劉欣雨看了眼手表,已經快十一點半了,正好這會兒兩人所處的位置離京大不遠,于是決定帶著方明去教工食堂體驗一把,最好把劉新建一起喊上。 雖然工作很重要,但是飯總是要吃的,能去京大的教工食堂吃飯,又是一個足夠他吹上一年的話題。 雖然在京大讀書的時候,真正在學校的時間并不多,并且總共在京大只待了兩年,反倒離開京大的時間足足有四年,但是京大各系的大致分布劉欣雨還是清楚的,當然知道計算機系在哪幢樓上課。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