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這次廠里沒人再為難張洪亮,不過一天就辦好所有手續,拿到了戶口遷移證。 劉欣雨當然也十分爽利地把合同的所有細節補簽完畢,拿到第二筆也是最后一筆轉讓費。 童裝設計按服裝廠的要求進行了適當地修改。 說是一套事實上包括男童、女童一年四季的服裝。 春季童裝剛做出來,就引爆了服裝廠那些媽媽職工的喜愛。 劉欣雨松了口氣,也算是對得起顧師母的牽線搭橋。 說好童裝是免費為服裝廠設計的,樣品出來之后,廠長還是給了劉欣雨一筆不菲的設計費。 離開機械廠之前,張洪亮在招待所辦了一桌灑,感謝顧師傅、白主任這幾年對他的照顧和關懷,當然還請了幾位處得比較親近的同事,算是告別宴吧。 張洪亮學的是化工機械與設備專業,但是江南機械廠的產品側重于工程機械,主要生產叉車、鏟土運輸機械、壓實機械、混凝土機械及其零部件。 與化工機械與放備沒有任何關聯,因此張洪亮畢業之后,應該不會再回江南機械廠。 顧師傅并不知道這個專業是張洪亮自己填報的,當他得知張洪亮被京城的化工學院錄取,既替張洪亮高興,又覺得十分遺憾。 對顧長生這個師傅,張洪亮心里多少有些歉疚。 面對顧師傅遺憾的嘆息,只能以自己學得雖然是化工機械,好歹也是機械,并沒有徹底離開機械行業安慰顧師傅。 這場感謝兼道別宴,劉欣雨并沒參加,趁著離開省城之前有限的時間,去服裝廠做了半天技術指導。 離開的時候,廠長將兩張車票塞給劉欣雨,這是他特地托人給劉欣雨買的火車票。 顧師母依依不舍地拉著劉欣雨的手:“烏縣應該沒有直達京城的火車,必須來來省城轉車。買到車票記得打個電話,到時想辦法找關系給你們簽個座位。” 這個年代火車車次少,火車票比較難買,又正值開學高峰,沒關系的話多半只能簽到站票。 現在既沒動車更沒高鐵,只有“咯噔咯噔”的綠皮火車。 從江南省的省城到京城的特快列車也得將近二十個小時。 連續站二十多個小時,想想都可怕。 如果能找關系簽到座位票,那可真是太好了! 有這樣的好事,劉欣雨當然不會拒絕,連忙表示感謝,等他們在烏縣買到學生票就打服裝廠的電話。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