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晚稻秧苗必須趕在立秋節氣之前栽種到田里,否則會影響到晚稻收成。 從水稻開鐮到秧苗栽種前后也就二十多天的時間。 “雙搶”是生產隊在一年中最緊張、最繁忙的日子。 時間緊、任務重、勞動強度大是“雙搶”農活的特點。 要不是中午實在太熱,擔心社員中暑影響“雙搶”,干部們恨不能讓社員一天二十四小時釘在田里。 劉欣雨終于見識到了農村搶收搶種的情景,既震撼又心疼。 她不過只去地里送了趟水,就覺得有些頭昏眼花。 社員們卻頭頂烈日,腳踏熱水在田里忙個不停。 汗流浹背是常態,揮汗成雨都不帶夸張的。 當然劉欣雨能心疼的也只有自家爺奶和叔嬸,叔嬸還年輕,他們能扛得住,爺奶已經都是年過半百的老人了。 劉欣雨再心疼也沒辦法說服爺奶,讓他們在家里歇著,不要出去干活。 畢竟這個年代還不能光明正大地做小生意,只能靠掙工分然后生產隊按人口和工分分配。 民勤大隊的分配方式是“人七勞三”。 把一個收獲季的凈值按照人口占百分之七十,工分占百分之三十進行分配。 勞動力多,工分掙得就多,決算分配也就占得多。 勞動力少的家庭就成了缺糧戶,分糧少,要交缺糧款。 勞動力多的家庭成為余糧戶,可得到余糧錢。 劉家人口是不少,但是孩子多,能下掙工分的少。 “雙搶”這樣的農忙,壯勞力出一個工記一個半工。 也就是說平時一壯勞力出一天工記十分,“雙搶”這二十多天,記的是十五分。 劉厚興現在還算個壯勞力,又怎么可能在家歇著? 既然爺奶二叔二嬸都要下地掙工分,劉欣既無法勸他們不下地,也不能坐視不管,那么就只能做好后勤,干脆主動提出協助劉新菊承包燒水送水燒飯送飯的任務。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