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劉欣雨不知道自己什么時候睡著。 第二天醒來的時候,太陽已經升得老高,陳招娣已經走了,應該上工去了。 雖然陳招娣已經有劉欣雨這么大的孫女,年齡并不大,今年剛剛五十,沒有裹過小腳。 只要隊里出工,她都會上工爭工分。 雖然昨天發生了那么多事,讓她存了心事沒怎么睡好,但是今天還是與往常一樣早早起來。 不但給劉欣雨準備早飯和午飯,還將劉欣雨家里里外外都收拾了一番,甚至院子里菜地的菜也給澆過水。 從睡房出來,一眼就看見堂屋的桌上放著一碗紅薯稀飯,一碟涼拌黃瓜。 雖然簡陋卻讓劉欣雨在這個陌生的年代陌生的家里感到一絲溫暖。 看著早飯默默地愣了片刻,劉欣雨順著記憶去井邊洗漱,發現井里吊著個竹籃,竹籃里是兩個小陶罐,拉上來打開一看,嘴角不由微微抽了抽。 一個陶罐中是紅薯飯,另一個陶罐里裝的是黃瓜炒雞蛋。 這是就是陳招娣給她準備的午飯。 紅薯飯,又是紅薯飯! 劉欣雨一邊喝著紅薯稀飯,一邊在心里吐槽。 不過陳招娣熬的紅薯稀飯口感還是不錯的,畢竟用的是新鮮紅薯,但是陶罐里的紅薯飯用的卻是紅薯絲曬干后加了一點大米煮的飯,不但帶著一味不太好的味道,口感也不好,而且還有些拉喉嚨,吃多了胃還燒得難受。 無論是以前的劉欣雨還是現在的劉欣雨都不喜歡吃這樣的紅薯飯,但是現在家里的存糧最多的就是紅薯干。 面對現在的生活條件,劉欣雨只得長長地嘆了口氣。 要不是家里以前還存了點錢,劉青山去世之后爺奶也沒有不管她,另外張大牛瞞著吳巧珍讓張紅蕓偷偷地給劉欣雨送了些白面大米,否則別說白面大米,這樣的紅薯飯只怕都吃不上了。 用過早飯將碗筷清洗干凈,劉欣雨找出放錢的小包包,將里面的錢和各種票票全都倒在桌上。 這些是原來的劉欣雨給她的傳承。 看著似乎挺多,細細整理之后發現五元的人民幣一張,一元的人民幣兩張,五角一張,一角三張,余下的分是分幣,總共八元九角八分,還不到十元。 另外還有一些票證。 曾經的辛雨是個九五后,出生的時候市場經濟已經取代了計劃經濟,卻沒少聽父母感慨地提起什么都憑票供應的年代,也從網絡上看過各式各樣的票證。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