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此時正說到紀如松的事情,傅琛說:“……我記得郭局之前和紀如松的關系不錯,不知道對這次紀如松出事,有什么看法沒有?” 他一提到紀如松,眾人就知道終于進入正題了。 不約而同看向他身邊的陸硯北。 后者懶懶的坐在那兒,手里晃著酒杯,一副閑散模樣,似乎像個局外人。 但在座的都不是傻子,這種場合,且這個時候,傅琛把陸硯北叫來,就是在給眾人一個訊息,他在拉攏陸家。 成功沒成功,取決于今天陸硯北來這里的目的能不能達成。 此時提及紀如松,眾人便明白了。 傅琛這是組了個局,幫陸硯北找冤大頭來了。 那被叫郭局的人此時喝得臉龐通紅,笑起來像是樂呵呵的彌勒佛,聞言擺擺手:“害,我跟紀如松就是一些工作上的牽扯,你知道的,在北城嘛,大家難免會碰傷,不過交情一般,對紀家這次的事雖然有所耳聞,但不是很了解,您問我這個可就難倒我了哈哈……” 他看向另一個人:“李總好像和紀如松一向稱兄道弟來著?” 李總道:“確實啊,我跟老紀以前關系還是不錯的,不過那都是過去的事情了,我是真沒想到他會出這樣的事。哎,真是糊涂了,可能人一旦上了年紀,總會做幾件糊涂事。就是可惜了紀家這么大的家業,說倒就倒了,我真是叫人唏噓。” “說起來,咱哥倆認識還是在紀家呢,郭局你還記得么?”李總看向郭局,兩人開始回憶過去,稱兄道弟相互吹捧。 陸硯北盯著手里的酒杯,看似在笑,眼底卻是一片涼薄。 在座的都是人精,全都打著哈哈不肯多提,避免自己淌進這團渾水。 傅琛看向陸硯北,示意自己已經提了,但是別人不接茬,顯然都是在回避這件事,自己愛莫能助。 陸硯北看著這一群狐貍,這個結果在自己的意料之中。 人么,都有趨利避害的本能,這些人不肯出手幫忙,也很正常。 只不過作為陸家人,這些人以后有求得著他的時候,雖然不幫忙,但也不想得罪,就像傅琛一樣。 說白了,大家為利而來,講究的是等價交換,如果為了一個紀如松,在這個風口浪尖把自己搭進去,那就得不償失了。 誰也不愿意去出頭冒這個風險。 他們雖然回避這任何有關紀如松的話題,但是卻擁著陸硯北,觥籌交錯間,你來我往,暗流涌動,都在暗自靠自己的本事拉攏這位陸家少爺。 陸硯北以后還得在北城混,自然不會因為他們不幫忙就與他們交惡。 一場飯局下來,他也喝了不少酒。 結束的時候,傅琛看他喝得不少,便給他安排了司機,專程送他回去。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