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72.民刊月冊執行-《不裝了,其實我是朱重八》


    第(1/3)頁

    幾十畝干旱地澆完,眾人已經累的氣喘吁吁。周乾喘著大氣,緩和自己的心跳和疲憊的身體,懶散的靠著大樹倒靴子里的土。

    “周小哥,東南邊兒的青瓜實驗田也澆完了。”

    “你們也歇歇吧。”

    農學社幾個人坐在樹下,后背已經濕透,隨后抹了把汗,將茶水最先遞給周乾,有些嘆口氣道:“三日后,您便去國子監了。”

    周乾坐起來,看向幾人,開玩笑著道:“要不,我不去了。”

    后面幾個人搖頭。

    “國子監是好地方,我們也盼著您平步青云,只是農學社怎么辦?會不會被解除。”

    這些日子相處,農學社雖然只有幾名人員,但聽到周乾那些先進有趣的農業計劃,也是很期待。

    民以食為天,大明百姓大多數都是耕地為生,辛苦勞作一年半載,卻要靠老天賞口飯吃,自然而然希望會有更多的辦法助他們豐收。

    周乾伸手從懷里拿出記錄試驗田的簿子,輕輕放到他們腳邊:“這東西你們保存好,里面的經驗可以為青瓜的生長帶來更多幫助。”

    “周公子,您走后,還會來這皇莊嗎?”

    “肯定不會啊,先生過幾日便是國子監監生了,要去讀圣賢書。”旁邊有人插話。

    周乾將注意力轉移回來,對眾人搖搖頭道:“讀圣賢書不是死讀書,若是不能為百姓,為大明起到作用,那書就是一堆廢紙。”

    “書中雖有顏如玉,但百姓也要吃喝拉撒睡。若不能落實到百姓日常,讀再多的書也無用。”

    幾個人似懂非懂,但他們也知道讀書最終還是去朝堂做官治理各地,這樣想,似乎有些道理。

    周乾在皇莊人的心里,已經成了文曲星,文曲星說什么,都對!

    國子監生門檻為秀才中的精品,還帶月俸讀書,在百姓眼里,可不就是大喜事。

    甚至不少的外朝番邦也跑到大明國子監學習,高麗,倭國,暹羅等都在大明國子監學習。

    太陽西斜,暑氣正熱,周乾的荷塘邊搭建著屋子,他雇傭的看塘人便住在那里。

    平日里他不去管,今日路過時卻聽到有人在吵吵,周乾下了官道,沿著林間小路而走。

    “撲通!撲通!”

    草叢里動了動,青蛙便被腳步嚇得跳進池塘,水轉著圈兒。幾個娃娃赤腳在塘邊洗腳。

    “水塘水太深,你們莫在這邊。”周乾皺眉,沖茅屋喊道:“李肆,李肆你在做什么。”

    曬的黝黑的瘦子,頂著個菏葉跑過來:“東家。”

    “天氣太熱,取個木板,寫池塘水深,莫要嬉戲。”想了想這個李肆根本不會寫字,他又打算自己動手。

    就算百姓不識字,也得寫上。

    “哎呀,你個娘老子的,又來池塘偷挑水……”李肆跳著腳大罵,氣的臉黑紅黑紅。

    池塘里的荷花很茂盛,滿滿一池塘菏葉碧綠,遠處的塘角幾個農戶挑著水快速離去。

    見周乾注視,李肆怕東家怪罪,訕訕道:“這幾日干旱,附近農田農戶便來挑池塘的水。”

    這片塘離江近,地勢低,旁邊又有大樹,池塘水冰涼,是個游泳納涼的好去處。

    “水是挑不完的。”周乾勸李肆。

    晚風拂起,李肆抓了幾條活魚,撈了幾截白藕,又從塘里摸了蝦,恭敬的遞給周乾。

    “聽說東家要去國子監了,我替東家看塘也有面兒。”

    “李肆,你家在北邊兒,若是喜歡面食豆腐,進城去周家食坊,報我的名兒就成。”

    “謝謝東家。”李肆心存感激,沒有周東家,他就只是個乞丐,也決心更認真看塘子。

    把寫好字的木板給他,周乾帶著藕和魚離開,上次那些藕粉賣的銀子還存著,秦王和燕王前幾日回封地去了。

    新藕還沒長好,藕粉作坊便空閑下來,到時候再雇傭人來做藕粉。

    夏日天長,進城時,天還明晃晃的亮著,路邊水田還有些水,旱地早就裂的跟王八殼子一樣。

    想到自己之前告訴給狄子彪和藍玉的那些建議,不知朱皇帝會不會采用。

    回城后,事實證明周乾多慮了。

    每走個幾百米,便會看到官府在街道旁建木臺,類似微縮戲樓,眾人都圍著看熱鬧。

    “聽說要建戲臺唱戲?”

    “亂說,明明是說書人為百姓宣傳什么民刊月冊,你懂個屁,看戲看瘋了。”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辛集市| 改则县| 汶上县| 叶城县| 浪卡子县| 丹巴县| 田林县| 武强县| 庆阳市| 自治县| 盐源县| 开封县| 手游| 贺州市| 洛浦县| 廉江市| 和林格尔县| 曲麻莱县| 蒙山县| 铜鼓县| 共和县| 松滋市| 黎川县| 惠来县| 施秉县| 岳普湖县| 睢宁县| 岑巩县| 平武县| 广灵县| 丹东市| 郓城县| 城固县| 旬阳县| 乌苏市| 沙湾县| 姚安县| 瑞金市| 民权县| 新蔡县| 禹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