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團隊賽整體參賽人數還是沒有個人賽多的,最后在鞍山那里報名的人數差不多也就100隊左右。 畢竟之前從個人賽里面一年級生就看到了和二年級生的差距,并且在團隊賽之后二年級生的優勢便更加拉開。 所以一年級生參加團隊賽的比較少,大部分都抱著和前輩演習交流心態,叫上幾個比較要好的朋友,組成了一個團隊報名的。 而像陳柏君,李晨明,王月琴這樣一二年級搭配的還是比較少的。 等待所有的隊長抽好簽,隨后便進入了一個又一個的對戰當中。 團隊賽的規則和個人賽的規則不盡相同,所以每個人都基本上已經了解了具體要做的事情。不過相比于個人賽團隊賽,多了一個指揮的位置。 也就是給艦隊的所有艦艇全部都配上通訊裝置,然后在團隊里面選擇一個人進行對于全隊的指揮。 所以這里就非常講究團隊的協作和配合,以及團隊之間的互相信任。 因為如果沒有互相信任的話,那么很可能三個不同指揮官的艦娘會不愿意選擇聽從對方的指令,而按照自己的意志行事,那樣就會使共同陣線全部崩盤,隨后對方摧毀。 這樣就導致了,即便是團隊在增加了幾個艦娘,并且增加了一些火力,它結束的時間反而要比個人賽快的多。 當然這里面也有一些慢的,比如掌握不到攻擊節奏或者攻擊目標混亂等等的情況。 這真如之前鞍山所說的那樣是一場演習,如果像這樣的行為發生在戰場的話,那么所引起的后果將會不堪設想。 所以團隊賽的宗旨就是提醒指揮官們,個人因素雖然重要,但是在真正的戰斗之中,沒有人跟你單打獨斗,真正強大的是團隊的力量。 而這樣的宗旨在于那些指揮官和陳柏君,李晨明以及王月琴幾人對陣的時候,感覺到尤為明顯。 精彩絕倫的配合,密不可風的進攻,讓和他們對陣的指揮官們只能疲于應對,根本找不到什么破局的方法,就算想依靠自己的艦娘強大沖出一道突圍線,都全部被對方掌握,隨后將這個想法擊破在了初期。 所以相比起個人賽來說,團隊賽幾乎就成為了新海大艦隊幾人的表演舞臺。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