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第三十六章 匠戶苦-《大明崇禎第一權臣》
第(1/3)頁
這日辰時,張斌又在琴治堂中翻起了黃冊。
或許是吸取了上次的教訓,他并沒有命人把堆起來足有一米高的黃冊目錄抱過來,更沒有讓人把所有黃冊都搬過來,他的面前只有一本黃冊。
但是,光是這一本黃冊卻看得他眉頭深鎖,愁容滿面。
他看的是平陽縣的匠戶黃冊,這土豆和紅薯種子都已經種下去了,試種的山地也開好了,就等種苗長出來移植了,產量方面應該不會出什么問題,接下來就應該考慮烤紅薯的爐子和叫賣的小板車的制作問題了。
為此,他專門令人取來了平陽縣的匠戶黃冊,準備從中挑選出幾個生活比較困難的鐵匠和木匠,讓他們來估個價,等籌到了錢再把這兩個活包給他們。
他之所以眉頭深鎖,倒不是因為鐵匠和木匠太多了,難以抉擇,而是因為鐵匠和木匠太少了。
整個平陽縣竟然只有五個鐵匠,三個木匠,這他嗎到底怎么回事?。?
他反復翻了兩遍,仔細確認了一下,真就五個鐵匠,三個木匠。
這本黃冊中登記的匠戶也不是很多,整個平陽縣所有匠戶加起來竟然還不到五十戶!
其中最多的是織匠,總共有十多戶,還有什么竹匠、瓦匠、石匠、船匠、扇匠、棺材匠這些,他倒是能明白是干什么的,還有什么箬篷匠、蘆蓬匠、五墨匠、雙線匠什么的,他壓根就不明白是什么個意思。
他乃乃的,當個縣令還真不容易啊,不但要熟悉《大明律》、《問刑條例》、《明會典》、《真犯、雜犯死罪》條例、《充軍》條例等律法,還要大致了解六部的規章制度。
他知道,六部的規章制度匯集到一起就是《明條法事類纂》,這書他有,但是,沒時間看啊,那可不是一本兩本,而是幾十卷,原來的縣令張斌也只是大概看了一下吏部和戶部的規章制度,因為一個涉及到升遷,一個涉及到收稅,不看不行。
這匠戶可是歸工部管的,工部的規章制度,沒事誰去看啊。
想起書架上一排一排的規章制度張斌就頭疼,干脆,叫人來問得了,工科書吏肯定知道,不然他沒法干活。
想到這里,他對著門口大喊一聲:“來人?!?
張差應聲而入,拱手作揖道:“小的在。”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景德镇市|
稻城县|
黎城县|
安乡县|
郑州市|
阿合奇县|
洛隆县|
廉江市|
秦皇岛市|
琼海市|
景东|
锡林浩特市|
浙江省|
沙河市|
南充市|
门头沟区|
新乡县|
东莞市|
上思县|
施秉县|
保德县|
板桥市|
旬阳县|
洱源县|
诏安县|
宁河县|
会东县|
扶风县|
永平县|
万载县|
莲花县|
临西县|
聂荣县|
绩溪县|
安图县|
英山县|
乐昌市|
大庆市|
临海市|
清水河县|
湟中县|